专题讨论结核病的营养治疗
相关疾病:结核病
目前,结核病的发病率虽有大幅下降,但是在很多小城市和农村,形势依然严峻。
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已然比较成熟,但是,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极大的慢性病,且治疗时间很长,再加之抗结核病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比如胃肠道症状,肝肾毒性等,因此,很多患者在进行结核病治疗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厌食,消瘦,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结核病的临床营养治疗对患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不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抗结核治疗导致的营养不良。
在此,希望我们营养专业人士,集思广益,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建议,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帮助。
在结核病的急性期,往往伴有胸水和腹水,低蛋白血症,呼吸困难,发热,盗汗等症状。在使用抗结核病药物后,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和厌食,食物摄入量大量减少,再加之抗结核病药物对胃黏膜有损伤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临床营养治疗方面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相关疾病:结核病
抗结核病药物是治疗结核病最有效的,但的确很多服药患者因为副作用私自停药,这对治疗带来很大障碍。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即便是农村),患者也会得到有质量的饮食,问题在于患者没有胃口,不想吃,即便强食也没办法吸收。祖国医学在这方面还是有不少办法的,北京肿瘤医院在为患者放化疗时,配合使用一种中成药叫“健脾益肾颗粒”,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放化疗效果又有明显促进。另外,保真丸,黄芪建中丸,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合剂等等都是能够使患者吸收功能增强。如果是干呕多,又口燥咽干,用“麦门冬汤”或“一贯煎比较好,如果吃多了不消化,可以用“保和丸”,“大山楂丸”。饮食上也有不少开胃的,如山楂、麦芽、陈皮等等。
相关疾病: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中毒腹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如肠、肝、淋巴、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等,而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传播主要是呼吸道,吸人含菌飞沫,其次经消化系统。痰找到结核菌是确认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结核杆菌毒素可产生中毒和全身性反应,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为其病理特征。控制结核病流行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首选方法。
一、临床症状
肺结核有多种多样临床症状。全身症状比局部症状早,但早期很轻微,易被忽视。常有不规则低热,轻微体力劳动引起低热,或午后、傍晚低热、盗汗,疲倦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症状。患者多有干咳,若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成脓性且多,痰中带血,甚至咯血。胸部隐痛部位不定时有发生,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在胸部x线体检时发现。痰中找到结核菌是肺结核最可靠的诊断依据。x线检查对肺结核早期诊断有很高价值,可确定病灶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
二、营养因素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原菌不断排出毒素物质,使机体的营养状态受到损害,导致中毒和全身性反应,机体长期不规则低热,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显著增强,蛋白质丢失过多,出觋负氮平衡,可累及全身组织。同时,结核病活动期,全身毒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将影响摄入而丢失增加,使能量及蛋白质摄人严重不足,共同作用使患者极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萎缩,机体易受感染,同时因缺乏病灶修复所需纤维蛋白、多糖和弹性纤维等基质,对病原菌的包围和病灶修复延缓,在肠结核病这种表现更为明显。
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时,胸水及腹水中大量蛋白质丢失,而结核病病灶修复也需要蛋白质,加重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如不及时补充,可影响机体康复,最终可导致恶病质。
2.钙结核病灶修复时有钙化过程,钙是促进病灶钙化原料。但疾病过程中,大多数细胞的矿物质与氮成比例丢失,出现血清铁降低、低钾等;同样钙也随之丢失而不足,钙不足对结核病灶钙化不利,影响疾病恢复。
3.维生素结核病时因分解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高,各种维生素需要量和丢失量也均有增加,尤其在长期低热过程中,如果维生素补充不足,容易发生各种缺乏症,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缺乏,甚至发生贫血。
4.脂肪结核病患者脂肪和类脂质代谢也发生障碍,如果饮食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肝脂肪浸润,并抑制胃液分泌,出现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5.碳水化合物肺结核患者可出现各种形式低氧血症和缺氧,引起糖代谢障碍,患者血糖曲线可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曲线相似。
三、营养原则
合理营养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痊愈。结核病治疗时,休息、营养和药物治疗是结核病治疗不可缺少的3个重要环节,其中营养治疗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相互配合,给予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平衡饮食;可减少药物副作用,加速结核病灶钙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营养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要坚持长久,配制饮食时,在遵守营养原则的前提下,可适当结合患者消化、吸收能力和进食情况,目的是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补偿因疾病引起的消耗。结核病营养治疗应以高能量、高蛋白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半流质饮食或普食为原则。
四、营养治疗
1.充足能量发热、咳嗽、腹泻等任何症状都要消耗能量,要求总能量供应高于正常人。应以能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毒血症不明显、消化功能良好时,全天总能量以10.46。12.55MJ(2500~3000kca1)为宜。若急性期严重毒血症影响消化功能和食欲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能量。结核病肥胖者和老年伴心血管疾病者,总能量不宜过多,每天8.37MJ(2000kca1)左右即可。
2.足量优质蛋白质结核患者多消瘦、抵抗力差,病灶修复需要大量蛋白质,提供足量优质蛋白有助于免疫球蛋白生成和纠正贫血。每天蛋白质供给量为1.5。2.O9/kg,优质蛋白应占总量50%以上,如肉类、乳类、蛋类、禽类和豆制品等,尽量用含酪蛋白高食物,因酪蛋白有促进结核病灶钙化作用,牛奶及乳制品含丰富酪蛋白及钙,都有利于结核灶钙化。某些有滋阴和补益作用食物,如鳗鱼、黑鱼、甲鱼、猪肝、猪肺、猪瘦肉、鸡蛋、鸭蛋、牛肉、羊肉等,也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
3.矿物质结核病灶修复需要大量钙质。牛乳中钙含量高,吸收好,每天可饮牛乳250-300ra1,以增加饮食中钙供给量。除牛乳外,豆制品、绿叶蔬菜、各种骨头汤、海带、贝类、紫菜、虾皮、牡蛎等也是供钙的良好来源。少量反复出血的肺结核、肠结核、肾结核患者,常伴有缺铁性贫血,应注意饮食中铁的补充,如动物肝、动物血液、瘦肉类、绿叶蔬菜和水果等。用牡蛎、韭菜制成的莱肴对预防咯血有疗效。除饮食外,必要时尚需补充钙片或铁剂。进行性肺结核患者多极度衰弱,并伴有慢性肠炎和多汗等症状,应注意补充钾、钠等元素。
4.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应是能量主要来源,可按患者平时食量而定,不必加以限制,而且应该鼓励多进食,可能适当采用加餐方式增加进食量。伴有糖尿病时,每天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为250-3009,脂肪以809左右为宜。但肠结核患者摄入脂肪过多会加重腹泻,应给予低脂肪饮食,每天脂肪总量应少于609;避免过于甘肥油腻食物,以免妨碍食物消化吸收。
5.维生素供给丰富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其中维生素B。可对抗因异烟肼而引起的副作用,应供给充足。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胡萝卜、土豆等;豆类,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果品类,如柿、梨、橘子、苹果、番茄、百合、莲子、藕、菱、荸荠等,芡实、白木耳等及鱼、虾、动物内脏和蛋类等食物。鼓励患者行日光浴或户外活动,是增加维生素D的好办法。
6.食物纤维和水足够的食物纤维和水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防止消化不良和避免体内废物积聚的必要措施。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含食物纤维丰富,每天应供给一定数量。
7.饮食调配除结核病伴严重毒血症时有食欲减退外,患者食量与消化、吸收能力常不受影响,所以在烹调和配餐时无需特殊限制,只要定量、定时和健胃即可。患者无需忌口,任何营养丰富食物都食用。提倡食物多样,荤素搭配,不偏食。
在调配饮食时要避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分配比例不均衡,任何营养素过量都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进而会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因此,要定时定量进餐,注意饮食规律性。食物制备要注意多样化和色、香、味,以增进食欲。食谱内容根据病情按普食、软食,或半流质饮食供给。
8.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多选用肉、禽、水产、乳、蛋及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特别是深绿叶菜、黄红蔬菜和水果。
(2)忌食食物:不用油煎炸和不易消化食物。饮食应少刺激性,少用或不用辛辣食物和调味品。禁烟和烈性酒。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加重肺结核患者的气管刺激症状,加重咳嗽和咯血。
来源网址-
eyrqcowar7440说: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