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结核病疫情处全国平均水平 年均发病人数两万例
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省卫生计生委和太原市卫生局联合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并现场招募志愿者。目前,我省的结核病疫情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发病人数两万例,位居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列。
上午9时30分,太原市玉门河公园广场人山人海,来自省市近十个行政卫生部门在开展结核病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预防结核病宣传手册,组织专家对群众进行预防的普及教育,并开展结核病防治万人签名活动。太原市结核病医院还组织专家进行了义诊,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结核病的知识,太原市健康教育中心在活动现场招募结核病志愿者。在众多的报名者中,58岁的康小屏特别引人注目。她告诉记者,她退休以前,是太原市妇幼保健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亲眼见证了结核病带给许多人的伤害,结核病不仅会给自己造成伤害,还会传染给其他人,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结核病,更好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从2001年开始,我省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间,共发现治疗肺结核患者19.2万例,避免了70余万健康人感染结核菌,有效遏制了结核病上升势头。
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杰敏表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省的结核病疫情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发病人数两万例,位居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列。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省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全球每年报告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例,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200万例,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
凡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咳血和血痰、胸痛两周以上,发热两周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都含有结核菌。”张杰敏说。
活动现场,张杰敏提醒群众,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发病。因此,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早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结核病的关键。”张杰敏说,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患者,保护易感人群。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做到结核病患者早就诊、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儿童卡介苗接种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和休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经常开窗通风,就能有效预防结核病,也能有效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如果出现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发热、消瘦、体重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张杰敏特别提醒,咳嗽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黏液痰,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黏液。
得了肺结核,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结核病变吸收愈合十分缓慢、反复恶化和播散,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造成严重损害,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患者自愈可能性很小,死亡率极高。
治愈结核病的关键是使用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直至全疗程。肺结核患者如果不能坚持正规治疗,可能造成治疗失败转变为比癌症还可怕的耐药肺结核。耐药肺结核很难治愈,病死率高,严重损害肺组织和肺功能。
肺结核在病程早期,病变范围小,病情较轻,经治疗可彻底恢复。如果不能及时就医,病情会不断进展,发展为重症肺结核,肺组织大面积受损,即使治愈了肺结核,也会严重影响肺功能。(记者 薛琳 实习生丁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