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七万年前就已存在于非洲
本报讯(通讯员孙国根记者顾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昨天传出消息,高谦教授领衔的团队,与瑞士、英国等9国科学家合作,经过3年艰苦研究,纠正了学术界以往“结核病是由圈养野生动物传给人类”的观点,并以确凿证据证明:早在7万年前,结核病已存在于现代人类起源地的非洲,之后伴随人类大迁移走出非洲,传播至全球各地。这一成果对正确了解结核病的演化过程,采取先进手段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结核病进一步向耐药及高致病性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昨天,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据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潜伏期长、致死率高,它与艾滋病、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传染病。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结核病是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由动物传给人类的”。
3年前,高谦课题组与国外科学家携手,收集了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25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通过应用先进的全基因组测序、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详细描绘出这些菌株的进化历程。结果发现:早在7万年前,259株菌株的“共同祖先”就存在于非洲的现代人类中。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致病特征紧密相关,即结核分枝杆菌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愈来愈“聪明”,形成独特的致病特征。专家解释,结核分枝杆菌可在人体内潜伏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新石器时代前,人口数量少、密度低,结核分枝杆菌“修炼”成的“长期潜伏”本领,有助于其实现跨代传播;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全球人口数量及密度日渐增加,菌株也随机而变,致病性、传播能力大幅增加,并迅速在人群中扩张,最终导致各地区结核病爆发,此后逐渐进化出目前在全球流行、致病性强的“现代结核分枝杆菌”。
近年来,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密度剧增,为结核分枝杆菌创造了新的有利传播环境。目前,抗生素虽可对结核病进行有效治疗,但因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使全球结核病防控面临挑战。业内专家评价,此研究成果提示阻断结核病传播、防止其进一步进化,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