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谨防结核病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3-03-26 00:00:00
编者按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治结核,造福人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每天仍然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而每年患结核病的人超过800万。全世界每秒钟就有一人感染结核杆菌,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
“制止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在2005年以前发现并确诊全世界70%的结核杆菌感染者,治愈确诊患者中的85%。我国实行肺结核病人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由此可见,结核病已不是一个单一疾病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结核病的严峻形势,提高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结核病的宣传与控制工作中去,为子孙后代、为全人类造福。
□ 综 禾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多,以及不少国家和地区对结核病控制的忽视等因素,全球结核病形势急剧恶化,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人数都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已有近20亿人口受结核菌的感染,有2000万结核病人,每年新发生的结核病人数为800~1000万人,1995年全球结核病死亡达300万人。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这一传染性疾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
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而且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是结核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感染结核菌者是否发展为结核病,取决于被吸入人体内的结核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的抵抗力。同一地区结核菌的毒力是相似的,因此同一地区感染者是否发病取决于吸入结核菌的数量和感染者的抵抗力。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阻断传染源。结核菌随着被破坏的肺组织和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管排出体外,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来,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以上称之为“咳嗽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天寒冷,门窗紧闭,通风很差,一旦室内有传染性结核病人,病人排出的结核菌在室内积聚,使室内其他健康人吸入结核菌的数量大增,感染后发生结核病的机会也大增。结核病多发生在感染结核菌后的第二、三个月。因此,北方地区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结核病的高发期。一旦出现咳嗽、低热3周以上,就要提防结核病,及时做X线胸透和痰结核菌检查。
大中学生生活空间比较拥挤,学习负担重,身体抵抗力较差,一旦感染结核菌,很容易发生结核病。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会出现大量的结核病人,形成结核病的暴发流行。因此,在学校内,三、四月份一旦发现有咳嗽、低热3周以上的病人,尤其要提防结核病暴发流行。学校要及时对患病学生和同一班内的学生做X线胸透、痰结核菌和PPD检查。
通过很多调查分析看,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身体健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