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癌症厌食及恶病质的机制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6 21:54:53 浏览次数:1601

癌症引起的厌食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目前

,医学界认为:它是由代谢异常、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致炎细胞因子、体循环中肿瘤产生的分解代谢因子、摄食减少等因素引起。在众多治疗药物中,孕激素类药物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恶病质最有效、最安全的药物。此外,处于研究阶段的药物还有沙利度胺、己酮可可碱和褪黑激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因子的释放。另外,还有克仑特罗,其可作用于肌肉,并拮抗蛋白质的消耗。

有研究提示,恶病质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合成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和甲羟孕酮,也可合用抗氧化剂与化疗方法。

发病机制

厌食及恶病质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死率高达80%。其主要特征是厌食、组织消耗、体重减轻,并伴有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减少、功能状态差。

该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复杂,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估计与下列诸多因素有关。

代谢异常:恶病质患者因体内糖、蛋白质及脂类的代谢发生异常,所以能量代谢出现改变。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胰岛素抵抗增强,引起葡萄糖合成、糖异生和葡萄糖乳酸的循环活性增加,葡萄糖耐量和周转下降。蛋白质异常则包括蛋白质周转、肌肉分解代谢、肝脏和肿瘤的蛋白质合成增加,同时肌肉蛋白合成却下降。脂代谢异常表现为脂质动员增加、脂肪生成和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静脉甘油水平升高而血浆甘油清除率下降。

致炎细胞因子:肿瘤本身产生的循环因子或宿主免疫系统,如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应答肿瘤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是恶病质病因之—。例如,白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α、γ等诸多致炎细胞因子都与恶病质发病机理有牵连。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是宿主对炎症应答的介质。实验证明,将人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给予健康动物会明显降低它们的食欲。癌症患者和实验动物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干扰素γ水平非常高。在动物模型中,白介素6的水平与肿瘤进展有关。同时,动物模型证明:白介素6在癌症恶病质的进展中也起了恶病质因子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恶病质炎症及急性期反应中,这些细胞因子也起着重要作用。

体循环中的肿瘤衍生分解代谢因子:循环因子如脂质和蛋白动员因子在恶病质进展中也有作用。这些肿瘤衍生的分解代谢因子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但不影响摄食。

全身炎症反应:癌症相关的恶病质过程中肿瘤会长期、低度诱导宿主免疫系统激活,其特征与发生重大创伤脓毒性休克后急性期反应的多种特征相似。脓毒性休克的特点有细胞因子生成加快,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外周氨基酸动员和肝氨基酸摄入增加,肝糖原异生和急性期蛋白生成增加,游离脂肪酸动员增强和代谢增加等。急性期反应是对组织损伤的全身反应,在炎症感染或创伤时最为典型,其特点是释放出一系列肝细胞衍生的血浆蛋白,包括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补体因子B和C3,同时白蛋白、运铁蛋白的合成降低。癌症患者可出现急性期反应,白介素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肝脏急性期蛋白诱导的主要介质。

进食量减少:恶病质患者因食欲差、进食量少而出现营养不良。食欲是外周和中枢神经传入腹侧下丘脑而引起的一种复杂功能,上述致炎细胞因子都会起抑制作用。肿瘤也向循环系统释放引起厌食的物质,或其本身诱导患者代谢异常致使宿主组织释放这类物质。癌症患者因色氨酸水平改变,导致脑内5-羟色胺合成增强,5-羟色胺的活性会抑制食欲。其他因素还有,血液中乳酸和脂肪酸水平升高会刺激5-羟色胺能和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进而促进通向下丘脑的抑制性传入。

瘦素和神经肽的作用:瘦素是脂肪细胞一种基因产生的激素,通过下丘脑内神经肽能效应分子控制饮食和能量消耗,是体重稳态调节的必需物质。瘦素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诱导行为和代谢响应。恶病质的介质——致炎细胞因子之所以有长期抑制食欲的重要作用,与模拟瘦素的过度负反馈信号对下丘脑的效应有关。这是通过致厌食神经肽,如5-羟色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连续刺激,以及由阿片样肽、促生长激素神经肽、黑素浓集激素、食欲素和刺鼠相关肽组成的神经肽Y开胃网

[1][2][3]下一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