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产后喘促 产后喘促专家 产后喘促病因 产后喘促治疗 疾病百科

发布日期:2014-10-31 20:53:27 浏览次数:1600

产后喘急有二∶乃一以阴虚之极,一以寒邪在肺。盖产后既以大虚,焉得气实而喘?若肺无寒邪而见喘促者,此以血去阴虚,孤阳无主,故气穷短促而浮脱于上,此实肝肾不接,无根将脱之兆,最为危候。

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正此类也。惟贞元饮为治此之神剂。若气虚兼寒者,宜大补元煎或理阴煎。若风寒外感,邪气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气粗胸胀或多咳嗽,自与气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当以疏散兼补为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汤。若单以寒邪入肺,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宜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之类主之。

风寒束肺:喘促,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清稀色白,初起多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紧。

风热犯肺:喘急烦闷,伴有咳嗽,咯痰黄稠,或见发热,汗出恶风,口渴胸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痰浊阻肺:喘促气粗,痰声漉漉,伴有咳嗽痰稠,咯痰不爽,胸中窒闷,或见恶心纳呆。舌苔白腻,脉滑。

肺气虚衰:呼吸喘促,短气无力声低弱,兼有语言轻微,自汗畏风,咽喉干燥。舌淡,苔少,脉弱。

肾气亏虚: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肾虚痰阻:喘促日久,气息短促,痰多胸闷,伴有腰膝酸软,身困乏力,口中粘腻,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沉细或濡缓。

饮停胸胁:呼吸急促,胸胁胀满,肋间膨隆,咳唾牵引胸胁疼痛。苔白,脉沉弦

肾虚水泛:喘促气急,咳嗽,不能平卧,伴有心悸畏寒腰酸肢冷,尿少水肿,舌质胖淡,苔白滑,脉沉细。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炙甘草(一至三钱) 当归(二、三钱)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兼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气虚脉微至极者,急加人参随宜。如肝肾阴虚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钱。

大补元煎(见血热经早)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金水六君煎(见《新方八阵·和阵》)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加山药。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五、七分。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一、二钱。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六安煎(见《新方八阵·和阵》)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去皮尖切) 白芥子(五七分,老年气弱者不用)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凡外感风邪咳嗽而寒气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细辛七八分或一钱。若冬月严寒邪甚者,加麻黄、桂枝亦可。若风胜而邪不甚者,加防风一钱,或苏叶亦可。若头痛鼻塞者,加川芎、白芷、蔓荆子皆可。若兼寒热者,加柴胡、苏叶。若风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黄芩一、二钱,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只宜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当归二、三钱,老年者尤宜。若气血不足者,当以金水六君煎与此参用。凡非风初感,痰胜而气不顺者,加藿香一钱五分,兼胀满者,加浓朴一钱,暂开痰气,然后察其寒热虚实而调补之。若气虚猝倒及气平无痰者,皆不可用此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