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离校前吃烧烤亚硝酸盐中毒17人倒14人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杨维斌记者罗双江)又到大学毕业季,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们开始了狂欢。昨天凌晨,南京农业大学17名学生临别聚餐,在路边小吃摊要了大量烧烤,不料乐极生悲,食用后17人中倒了14个。经医生检查,他们是亚硝酸盐中毒。目前,涉事小吃摊的摊主夫妇已经被南京玄武警方控制,食物中毒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针对这一事件,警方提醒广大大学生,毕业季来临,聚会狂欢要注意安全,以防受到人身伤害。昨天凌晨1点左右,南京孝陵卫派出所接到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报警,称有14个同学在吃了烧烤后病倒,已经送往医院救治。据学生介绍,他们都是毕业班的学生,因为即将离校,6月10日晚上共有17名同学一起聚餐狂欢。当晚,他们在学校西门外一小吃摊购买了240多元的烧烤、炒饭等,又买了两箱啤酒,然后在学校教室中聚餐。吃着吃着,几个同学陆续倒下,还有人则脸色发紫,开始呕吐。有学生当即判断是食物中毒,赶紧背起中毒同学往医院赶。
民警赶到医院询问医生后获悉,14名学生都是亚硝酸盐中毒。其中4人中毒较深,进了ICU,另外10人中毒较轻。经医生救治,中毒较深的4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另外10人也已无大碍。在调查学生病情的同时,玄武警方也在第一时间将学生购买烧烤的小吃摊查封,并控制了摊主夫妇。经查,这对夫妇是宿迁人,丈夫姓赵,今年以来一直在南农大西门外摆摊,此前未发生过类似事件。据赵某夫妇交代,他们的食材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购入,然后自己腌制进行烧烤。而到底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如何产生,是食材本身有问题,还是摊主夫妇处理食材的方法有问题,抑或有更多原因,目前尚无法得知。记者获悉,为弄清楚真正原因,玄武警方已经扣押了相关食材,交由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关于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一些蔬菜,如菠菜、大白菜、甘蓝、韭菜、萝卜、芹菜、甜菜含有大量硝酸盐,若存放于温度较高处,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此外,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可作为肉或鱼制品发色剂,使肉鱼烹调后仍呈红色。若加入量过大,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致毒的机理是,通过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据研究,食道癌与患者摄入的亚硝酸盐量呈正相关性。
国家食药监局发安全预警
吃烤肉要防亚硝酸盐中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5月5日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提醒餐饮服务单位加强对亚硝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谨防引发食物中毒。安全预警提醒,亚硝酸钠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一次食入0.3克至0.5克的亚硝酸钠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在使用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作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允许加入到腌腊肉制品类、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肉罐头类肉制品加工中,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150毫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预警提醒,餐饮服务单位一旦发生亚硝酸钠食物中毒,在积极救治中毒人员的同时,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并立即停止食用和保存好现有可疑食品,保存好留样食品。
据新华社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