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乏多动症ADHD的历史
点击率:780
标签:
一些专家对那些被认为有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进行了专门研究。1968年,医学分类体系中,第一次使用官方词语来描述这些孩子的症状“儿童多动症”,并由此出现多动孩子的概念。这一词语的意义包括过于活泼、永不安宁、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1980年,这一词语更改为“注意力缺乏症”(ADD),强调的是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过短,常出现多动或感情易冲动。随后,描述这两种类型问题的词语还有:注意力缺乏多动症和注意力缺乏冲动症。一个孩子只要有这两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可以按此进行诊治(多动、注意力分散或易冲动)。
1987年,官方分类中将临床方面有多动症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称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简称为ADHD。官方认为尽管注意力分散是其主要问题,但是多动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孩子存在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医生就可诊断其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而无须这个孩子非得有多动行为才行。
1994年官方的分类再次发生了变化。使用的词语同样是“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但却用“漫不经心”一词替代了“注意力不集中”,把外部注意力分散的概念扩展到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组织并完成一项任务方面。并且将它分为三类:①混合型:指一个人同时有多动、漫不经心和冲动;②漫不经心型:指一个人总是很马虎;③多动冲动型:指一个人特别爱动和非常容易冲动。尽管有这么多变化,很多专家和家长仍然喜欢用注意力缺乏症(ADD)来描述那些只是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的孩子,用ADHD来描述那些同时有多动症的孩子的孩子。需要强调的是,注意力缺乏多动症(ADHD)是病历报告或记录中唯一的官方术语。
多年来,这一用语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专家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指导方面的矛盾心理,而是反映了有关这些病症知识分类细化研究的高速发展。
情感、社会和家庭问题的历史:精神健康专家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所面临的情感、社会和家庭问题进行了研究。尽管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表述,但专家们澄清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一个有学习障碍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情感、社会和家庭问题不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而恰恰是学习上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烦忧、挫折经历导致他们遭遇上述问题。这是本书后面章节要讨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来源:责编:极光网管理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回答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