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猫肝脏脂质沉积症脂肪肝概述

发布日期:2014-11-19 07:25:26 浏览次数:1595

猫肝脏脂质沉积症脂肪肝)概述

猫肝脏脂质沉积综合症(FHL)是猫常见的肝脏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肝脏脂质沉积症(IHL)和继发性肝脏脂质沉积症。猫IHL的原发病病因不清,可能与猫肝脏代谢蛋白质和脂肪的过程有关。继发性FHL可并发于Ⅱ型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可以改变肝细胞的脂质代谢。此外还继发于一些肝脏疾病,如胆管肝炎、肝外胆管阻塞和化脓性胆管肝炎、一些器官性疾病如各种肿瘤、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胰腺炎和肠道疾病等。继发性FHL

主要表现为长期厌食

临床特征

IHL见于成年猫,无性别差异。任何品种的猫都会发生,且发生IHL的病猫大多都是室内猫。许多但不是全部患猫有超重史,然后逐渐发展为含有丰富脂肪的肌肉组织消耗,并且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厌食。有些猫发展为厌食也与一些应激因素有关,如新的宠物或家庭成员的到来,或者是对突然更换低适口性食物产生应激(如猫减肥食品)。最后经过数周病猫体重减少到病初体重的75%(脱水和体质,以外周贮藏脂肪的丢失为主),期间伴有各种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便秘)和精神沉郁。有一项研究指出此病的中间病程为4周,4周后才能进行临床诊断。其他的病史反映了潜在性的或主要的疾病过程。外观可见大多数的猫发生黄疸、无痛性且平滑轮廓的肝肿大。猫患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并发展成头/颈的前屈。有些猫会出现明显的多涎,可能是因为恶心或肝脑病的发生(HE)。发生慢性疾病时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躺卧,这与显著的电解质紊乱有关(磷酸钾、镁)或维生素B1缺乏。这样的猫不耐受常规的检查或治疗程序及犬吠和保定。

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脂质沉积症的发病机制

在健康动物中,肝脏的脂质代谢是稳定的,如果食入脂肪、禁食期间动员外周脂肪或肝脏中糖类合成甘油三酯过多,那么脂质在肝脏中的含量就会升高。相反,脂质可在肝脏中分解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或在肝细胞线粒体内被氧化,从而降低肝脏中脂质的含量。肝细胞中过多的脂质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造成肝细胞空泡化。当这种脂质代谢异常时,则发生肝脂质沉积症。

形成IHL的机理很复杂,可能是由于运输到肝脏的脂肪酸增多、VLDL的释放减少和/或脂肪酸的氧化减少造成。一些研究关注于发生IHL的病猫的肝脏代谢异常。

1.

肝脏中聚集过多的甘油三酯

在人类,肥胖可造成过多的脂肪被运输到肝脏,因此出现无症状的肝脂质沉积症。患有IHL的病猫通常有肥胖史继发于肥胖的猫脂肪肝认为肥胖可刺激IHL的发生。有一项研究表明,自然肥胖的猫与不肥胖的猫相比不会增加肝脏中的脂肪。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当不肥胖的猫饲喂高脂肪食物后发生肥胖时,肝细胞内不会有过多的脂质沉积。但发生严重的肝脂质沉积时,肥胖是诱发IHL的重要病因。

在饥饿时,机体可动员脂肪酸进入肝脏。在厌食期间,胰岛素分泌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造成脂解作用增强。如果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都受到损伤,那么在没有发生糖尿病时机体的糖耐受力会下降且脂肪动员增强。患有IHL的肥胖猫和不肥胖猫在进行静脉内糖耐受实验时(IVGTT)可发展成严重的、长期的高血糖,但血清胰岛素浓度变化很小,这可能是绝对性胰岛素缺乏。现在很多研究猫IVGTT的试验表明,患有非胰岛素性糖尿病的肥胖猫采用增加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治疗效果不显著。通过饲喂猫变得肥胖再控制能量摄入恢复正常体重,血清胰岛素浓度在全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改变。

厌食期间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严重不足可能IHL的起因,因为所有患猫在发生肝脏疾病前都有不同时期的厌食史。在厌食期间,外周脂肪组织被动员形成甘油三酯进入肝脏。但国外的研究表明,人为地控制猫的食物中能量含量不能引起肝功能障碍。

2.

VLDL的形成和释放受到损伤

如果肝细胞中脂蛋白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损伤,那么就会导致肝脂质沉积症。脂蛋白的合成包括脱辅蛋白质的合成和脱辅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健的合成(在VLDL中主要是甘油三酯)。饥饿造成蛋白质缺乏,因此脱辅蛋白质的合成相对脂肪酸代谢增加时变得减少。

影响脱辅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代谢产物也可损伤VLDL的合成,或是肝细胞排泄VLDL的功能受到损伤。乳清酸(VB12)是嘧啶生物合成的中间体,可影响VLDL的排泄,引起小鼠的肝脂质沉积症。限制小鼠和幼猫精氨酸的摄入可降低尿素循环的功能,产生过多的氨甲酰磷酸从而进入嘧啶的合成过程,形成乳清酸。因为精氨酸是猫的需氨基酸,有一种假说认为:厌食引起的IHL可导致精氨酸的缺乏,增加乳清酸含量,形成肝脂质沉积症。但有研究表明,给健康猫补充大量的乳清酸为期1个月后,并不发生肝脂质沉积症和肝脏疾病。患有IHL的病猫与正常猫相比,尿液中乳清酸的含量没有差异。这说明单一的乳清酸增多不会造成肝脂质沉积症。许多患IHL的猫一般到疾病的晚期才能诊断出来,而嘧啶的合成可能在疾病的进展中受到损伤,肝功下降使得乳清酸合成减少。因此,嘧啶合成过程的改变可能发生于疾病的早期,但乳清酸本质上与疾病的进展无关,因此不能作为IHL的临床特征。

尽管这些发现没能证实乳清酸是IHL的起因,但精氨酸的缺乏和其对尿素循环的作用可见于IHL的患猫。据报道,患有IHL的猫血清精氨酸浓度较低,这反映了厌食造成猫精氨酸的相对缺乏。有假说认为,精氨酸缺乏可能会改变尿素循环,将氮分流入其他的通路,如嘌呤的合成,这样就导致肝细胞氧化功能的损伤。

3.

脂肪酸的氧化受到损伤

在肝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减少可能引起肝脏脂肪的沉积,尤其是继发于饥饿引起的脂肪动员增加。肉毒碱是由蛋氨酸和赖氨酸合成的四价胺,可将脂肪酸运输到线粒体内。肉毒碱的缺乏与代谢紊乱有关,如人的肝脂质沉积。肉毒碱的绝对和相对缺乏被证实可引起猫的IHL。患有IHL的病猫的血浆、肝脏、骨骼肌含有的肉毒碱含量会比正常猫含量高,这就说明机体不存在绝对缺乏,且脂肪酸的氧化率增高。此外,血清β-羟丁酸的浓度(可反映脂肪酸氧化程度的酮体)在猫发生IHL是比正常猫要高,这也说明氧化率增高。一项研究表明,增加饮食中肉毒碱的含量并提供25%的最低能量需要量来治疗肝质沉积症的病猫,可改善肝脏脂质的沉积,促进脂肪酸的氧化。虽然肉毒碱的相对缺乏不直接引起IHL的发生,但其可作为治疗手段,帮助肝细胞内脂质的氧化。目前,肉毒碱补充剂没有完全被证实对IHL有治疗作用。

脂肪酸的氧化受损也可能与肝脏内的过氧化物酶损伤有关,除了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也能氧化脂肪酸。猫发生IHL时,肝脏过氧化物酶会降低且出现过氧化物酶体的异常形态。过氧化物酶体可受到氧化应激的损伤,如携氧自由基的增多。目前,研究者怀疑过氧化物体的损伤可能是引起IHL的诱因,因为猫很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其原由可能是蛋白质和精氨酸缺乏可见患尿素循环,然后将氮分流入嘧啶的合成过程。尿酸的产生导致三分子的超氧化物形成,这种超氧化物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减少肝脏毒素的代谢。

蛋白质的缺乏会降低正常机体清除携氧自由基的作用,降低抗氧化系统(如组织中的丙二酰硫脲和谷胱甘肽)的活性。由于抗氧化能力的减弱,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和携氧自由基的形成就会增多,自由基增多造成抗氧化功能衰竭,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也受到挫败,因此过氧化物酶体和其周围组织结构受到损伤,继而引起肝功能损伤。肉毒碱的相对缺乏也可能同时引起脂肪酸生成过多和线粒体内氧化脂肪酸的水平低于最高。

继发性感脂质沉积症的发病机制

1.

Ⅱ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

2.

肾衰并发脂肪肝

3.

胰腺炎并发脂肪肝

4.

肿瘤并发脂肪肝

5.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脂肪肝

临床检查特征

因为FHL缺乏坏死性炎症造成的肝损伤,血常规检查和血清生化检查可显性地反映潜在的或主要的疾病过程,肝细胞TG积聚可加强胆汁淤积的严重性。

血常规检查

常见的血液学异常包括异性红细胞和由氧化损伤(如含有丙二醇的药物、超高剂量的使用维生素K1)引起的海恩茨氏小体的形成,或继发于潜在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腺炎及其他肝脏疾病。白细胞像反映了潜在性疾病。IHL病猫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机体发生非再生性贫血和应激引起的白细胞升高。有些猫可能因并发炎症性因素形成炎症性白细胞像。

生化检查

肝酶活性的增高包括: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尽管脱水,但BUN正常或低于正常(可能是尿素循环功能降低所致)。临床还常见高浓度的总胆红素(注意:这里的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值没有诊断价值)。诊断肝脏疾病的判断标准如下:

l

猫患有坏死性炎症性肝脏疾病(如胆管炎/胆管肝炎(CCHS)、肝外主胆管阻塞(EHBDO)或胰腺炎通常出现高浓度的γ-谷氨酰氨转移酶(GGT))。

l

总胆红素浓度(T.Bili)升高和ALP活性升高表明发生胆汁郁积性肝脏疾病,且ALP升高要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l

肝细胞漏出ALT和AST的活性一般同时升高,但升高量值不如ALP的增高。

l

白蛋白、胆固醇和血糖浓度反映了主要的疾病过程。低血糖和低清蛋白血症可反映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或继发于IHL的代谢紊乱。

l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常用于诊断继发于脱水或并发的肾脏疾病。

l

厌食引起的肌酸激酶(CK)的升高反映了肌肉的分解代谢增加、躺卧或静脉导管的留置,更高的CK浓度表明由于严重的电解质代谢紊乱(磷)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但经过饮食疗法,CK可恢复正常。

l

电解质代谢紊乱是引起猫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低血钾症和低磷血症可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治疗后发展形成(如输液、强饲)。严重的低血钾症和低磷血症会促成红细胞溶血(低磷血症)、肌无力、肠道迟缓和呕吐。头/颈的前屈并引发神经行为学的改变会与HE混淆。发生低镁血症时也有相似的症状,此外还有心律不齐。

l

怀疑IHL的病猫在没有出现黄疸时应该检测血清胆汁酸的浓度。检测禁食期间和饭后的胆汁酸浓度最为理想,但有些猫拒绝强饲,因此饭后胆汁酸的检测不易进行。一般地,这种情况的病猫在禁食期间胆汁酸浓度都为异常。而对于已经出现黄疸的病猫没必要进行胆汁酸的检测,因为这时已经很明显地反映肝功异常。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用于区分肾前性氮质血症和肾性氮质血症。此外,尿液分析还可检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对于猫来说是异常现象,在发展为高胆红素尿之前,一些猫会排胆红素尿。

特殊检查

将近50%的FHL猫还会发生凝血紊乱,因此要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和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激活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一般很少自发性出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通常用维生素K1治疗。由于凝血异常的高发生率,起初静脉穿刺时只选择外周静脉有利于包裹以利于止血。颈静脉穿刺或放置导管、膀胱穿刺、尿道插管或插饲管要在注射维生素K1后至少24小时才能进行。化学保定要在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充分补充后才能进行。急性严重的FHL暗示肝脏代谢衰竭,且会加重麻醉危险性和外科手术的复杂性。

FHL

患猫均应检测血中VitB12,其缺乏会导致有利于聚积甘油三酯的肝脏代谢失常。VitB12缺乏将削弱甲基化反应,可中和肉碱的利用、对氨的解毒能力、干扰脂肪酸氧化所提供给肝脏聚积甘油三酯的过程、减弱了转硫作用通道形成巯基化合物的能力(谷胱甘肽为代表)。VitB12缺乏限制了蛋氨酸合成的活性,酶控制由蛋氨酸合成的活性,酶控制由蛋氨酸分解为s-腺苷蛋氨酸。因为VitB12依赖的甲基转移酶对于氨基酸代谢是必不可少的,且甲基化作用对一些代谢中间反应和生物化反应是必需的,VitB12的缺乏将给猫的代谢媒介物带来广泛影响当摄入高蛋白时,氨基酸降解率增高,氨基酸沿降解通道产生很高流量。此外,几种氨基酸通过VitB12依赖通道由丙酰COA降解为琥珀酰COA。检测血或尿中的甲基丙二酸来评价血浆中的VitB12缺乏是最敏感的,而大多数诊断性化验室仅常规快速测VitB12提供临床应用。在给予VitB12治疗前测血浆VitB12浓度非常重要,因为对VitB12缺乏进行长期正确的治疗需要了解包括基础疾病在内的个体身体状况。

当给予猫高浓度胰蛋白酶样免疫反应(TLI)物质来辅助诊断胰腺炎症的诊断或排除,因为对于猫胰腺活检与血清TLI是等同的。这一点已被广泛的临床实践所证明。

尽管实验室证明FHL与氨基酸不耐受有关,但临床上并不将氨基酸检测作为FHL的肝脏机能失调的典型证据。

影像学检查

腹部X光摄影通常可揭示肝脏肿大腹水渗出,并且可表明其他疾病或目前进展。

腹部超声可明确揭示肝组织相对于镰状脂肪产生的肝实质高回声区。伴随发生的肾小管甘油三酯聚积同时增加了肾脏产生回声。腹部超声检查可揭示潜在或原发疾病。超声检查在猫患胆管炎或胆管性肝炎(CCHS)时是例外,由于FHL产生的压倒性肝实质高回声而无法揭示原发疾病。FHL的猫通常不聚积腹部渗出、胆囊损伤或其他胆管结构。在右腹侧进行胰腺的超声检查非常必要,腺体肿大,回声改变(低回声或局部高回声),肿物,腺管突出或扩张,腺周围脂肪的高回声表现,或低回声的胰腺渗出。这些发现可对诊断胰腺疾病提供支持,但缺乏上述表现并不能排除胰腺疾病。

确诊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进行细针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弥漫性肝脏甘油三酯聚积。肝脏细胞学检查要辅助于病史、血液学检查和临床病理学检查。一旦确诊为FHL,就可以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