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补充维生素B1不能治脚气

发布日期:2014-11-06 14:54:02 浏览次数:1595

提醒迎新春别忘“调心”四类隐形盐或诱发胃癌冬季恋“根”菜更健康这12种饮食杀手需警惕健康食谱使你眼睛亮起来养生专家最爱的食物废料五大“有害食物”的解药宜吃这些食物助肝排毒脚后跟痛是病吗?泡温泉谨防“温泉病”警惕!进入饮食误区致体寒牙齿牙龈透视你的肾胃健康

·女性患哪些疾病不宜生育·女性“肚子疼”藏妇科病·缓解女性手脚冰凉的6个攻略·女人爱发脾气易得3种病·女性冬季防寒十窍门·冬季巧吃肉抗燥暖身不发胖·女性冬令如何进补·21个你不懂的床上秘密·女人裸睡呵护私处治失眠·从小便看女人健康状况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首先,建议网友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症状到底是属于那一种疾病,诊断正确了,才能明确治疗的方法应该用哪种。如果只是出现“脚痒、脚臭、脚脱皮、脚上长水泡”等,那极有可能是 “脚气”“足廯”,而不是“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这时候补充维生素B1是无济于事的。历来很多人因为一字之差混淆了这两个医学概念,导致用补充维生素B1的方法来治疗“脚气”的误区越来越大。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的廖列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有些人称“脚气”为“脚气病”,“香港脚”……其实在医学上我们叫做足廯。是一种真菌感染。它分为几种类型,有些是干巴巴的,我们叫做干燥凝血型,有些是起泡的,我们叫做水泡糜烂型。它们的症状的表现形式不同。

廖主任建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比如说有些是以水泡为主的足廯,那他们是不能搽药膏的,这个时候应该先用药水洗,洗完之后搽药油,等水泡干了后才能转搽药膏;有些干巴巴没有水泡的足廯类型,我们就可以考虑搽药膏。

当笔者问到“足廯”能不能患者自己在家自行用药治疗的时候,廖主任说不反对但也不提倡,因为自行用药是有前提,那就是患者必须首先确诊自己患上的是不是就是“足廯”。因为在临床上“足廯”很容易和牛皮廯、脚部湿疹、拖鞋袜子导致的皮肤过敏还有部分性病相混淆,就连医生有时候也容易误诊。特别是像临床上有一种叫做“掌趾脓疱症”的疾病,和足廯非常相似,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很多皮肤科医生都会把它误诊为“足廯”,直到后来发现用足廯的治疗方法怎么都治不好,才会考虑是不是“掌趾性脓疱症”。

所以面对类似“足廯”的症状,首先要考虑,诊断为“足廯”成不成立。只有确定诊断后,才能确定治疗方法,不建议网友自己诊断,自己用药治疗,因为足廯极易混淆。

第一步:减少真菌的繁殖。这是网友在生活中可以自行控制。比如城市里大多数人一年四季都穿袜子、穿球鞋、皮鞋,如果是在冬天这无可厚非;但在夏天这种闷热的天气下,穿球鞋、皮鞋让脚处于更闷热的环境下,那无疑是给真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真菌没有减少,脚气是很难治好的。廖主任笑道,所以自己也是常年穿凉鞋的,虽然样子很老土,但是这样更有利于避免真菌的繁殖和感染,从保健的角度来说这对人体也是好的。

第二步:药物治疗。不反对网友自己去药店买一些治疗“足廯”“香港脚”“脚气”的药物在家治疗。

民间也有治疗“脚气”的偏方,比如:嫩柳叶煮水洗脚、大豆煮水洗脚、温盐水泡脚等等,廖主任说,这些方法可以去尝试,但是不提倡。廖主任认为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皮肤科发展至今,如果还用这些“土方法”来治疗足廯就有点舍近求远了。也许这些土方法中是有杀灭真菌的有效成分,但是现在的抗菌药里有更加浓缩、有效的的抗真菌成分,有更好的药物可以用,为什么非要用这些“土方法”呢?而且“土方法”操作起来也相对复杂。

廖主任解答,中医有中药可以杀真菌,西医有西药来杀菌,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杀菌。如果是能够有效杀灭真菌的方法就是治疗足廯的好方法。

治疗“足廯”主要的关键还是要看“足廯”的类型。有长水泡的与没水泡的这两种治疗方式就不同。如果症状特别严重的医生还建议要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这要看具体情况来分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