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脚气病不是脚气 查看是否患病需要三步

发布日期:2014-10-03 21:57:55 浏览次数:1600

当身体缺乏一些必须的元素的时候,就会生病,正如汽车缺乏而来关键的元素就不能再跑起来一样。缺钙致佝偻病和手足抽搐;缺铁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锌致矮小症、贫血、男性性腺发育不良、肠病性肢皮炎等;缺维生素B2致口角炎舌炎等;缺维生素C致牙龈出血、全身骨疼等;缺维生素D致佝偻病等。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主角,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病。它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让人死亡。那么医院里是如何判断这种疾病的呢?

1、血常规、尿常规。维生素B1负荷试验尿中排出量减少。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检查。血丙酮酸、乳酸浓度增高;红细胞转酮酶活性降低。

3、心电图检查。

实验室诊断

包括测定血及尿中丙酮酸及硫胺素浓度,或测定红细胞中转酮酶活力以辅助诊断。常用的为以下二种:

①测定尿中硫胺素排泄量:尿中维生素B1分泌量随摄入量变化,故测定维生素B1在尿中的排泄量对评价人体内硫胺素水平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易受服用利尿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测定方法有多种,最敏感的是高效液相HPLC(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方法。采集24h尿标本比随意取一次尿样本结果可靠。此外,还可通过肠道外一次给予5mg维生素B1负荷,然后在4小时内测定尿中排泄量。如4小时排泄量20μg为维生素B1缺乏者。该方法可用于估计组织中维生素B1缺乏的程度。

②红细胞转酮酶试验:硫胺素部分以转酮酶的辅酶形式存在于红细胞内。硫胺素缺乏可致转酮酶活力下降。红细胞转酮酶试验是通过加入外源性的硫胺素焦磷酸盐(TPP),来测定转酮酶的活性。结果以活性系数表示。活性系数超过1.3提示维生素B1缺乏;小于1.0解释为正常。红细胞转酮酶测定是可靠宜行的测定人体内维生素B1状况的酶功能试验。

此外,患者朋友们还要小心区别脚气和脚气病,虽是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

1、“脚气”是“脚癣”的俗称,也叫“湿气”、“香港脚”,是脚部皮肤的霉菌(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脚气的皮肤常发生小水疱脱屑、糜烂,痒不可耐。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化脓。霉菌会传播,穿污染过的拖鞋就可能被传染,用手抓痒,也可能会传染给手而得“手癣”。治疗“脚气”可在确保无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外用杀霉菌的癣药水或药膏。

2。脚气病是指 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易患人群是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

维生素Bl是参与体内糖及能量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其缺乏可导致消化、神经和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紊乱。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炎、全身浮肿,甚至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足部出现针刺感或蚂蚁爬行感,呈袜套型分布,继而肌肉酸痛肌力减退,皮肤感觉迟钝,足部浮肿。严重时烦躁、嗜睡、呆视、眼睑下垂惊厥等。

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

脚气病的临床表现: 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失音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