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校园铊中毒真相暴露心理隐患

发布日期:2014-11-22 00:23:07 浏览次数:1600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国家对高危物品是有严格管理的。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却忽视了,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钻了我们管理的空子,至使网络犯罪也越来越多。

主持人:当然完善监管制度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但是这些客观物质仅仅是物质,换句话说,刀子本身是不会杀人的。真正伤害人的主体是人,是人发生了问题。我们知道,铊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嫩芽,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绝对料想不到,100多年后的人们会对这一抹嫩芽心生寒意。徐州矿大铊中毒案已经明朗,是某同学为报复而投毒。当年清华女生朱令中毒之因,虽然至今没有结论,但人为投毒却是肯定的。这让我们联想到马家爵手中的那把锤子,想到当年刘海洋泼向熊的硫酸。

马家爵把锤子砸向自己的同学,仅仅是因为在打牌的时候,那几个同学羞辱了他,而作为一名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把硫酸泼向熊,仅仅是想看看熊是否有嗅觉。如果说,铊中毒的表象仅仅是身体与生理的症状,那么,铊投毒的行为与动机则迫切地向我们表明,大学生和青少年们精神与心理的中毒与排毒问题、预防与治疗问题更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关心和关注。如今,矿大的学生把铊毒投向自己的同学,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忍不住要问,铊只是一种元素,它到底又招谁惹谁了呢?!

毕书敏:我当时在想,这个孩子他走到这一步,我想一定是有这样一个轨迹,有这么一个演变的过程。我们其实有这种经验,一个高中的孩子,他进入了大学,是他人生发生巨大转变的时刻,而且是他是的社会关系,整个证明状态,都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刻。这个时候,其实是容易引发新的问题,新的危机。

蔺老师:我从网上看到这个情况以后,我就非常地敏感,我说哎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啊?我看到这个事件以后,其实我就想到了,说比如说在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是很正常的,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正常的渠道去化解,去解决的。但是出现这样的极端的事件,我觉得是属于心理不健康。

李子勋:从这个事件我们看到,可能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在人的成长性格培养方面,可能的的确确在过去的学校不怎么在意,过去我们说品行,现在我们很难对一个孩子的行为做品行分析,所以往往我们把它转化为性格分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