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浙江一污水池发生氰化物中毒 致2人死3人伤图

发布日期:2014-10-24 20:11:16 浏览次数:1601

被送到中心医院抢救的工人叫朱水良。昨天下午2点多,在医院二楼的重症监护室里,10几个人把他的病床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是朱水良的亲戚和朋友。病房内的病历卡上,医生的诊断是“氰化物中毒”。

朱水良今年46岁,虽然是中毒症状最轻的,但他的整张脸都是铁青的,看起来中毒也不轻。

一位前来探望的女性家属说,与前一天晚上相比,朱水良的情况已有所好转。对于事发时的情况,家属们不愿多说。

“他刚醒过来,还不能说话,就别去打扰他了。”那位女家属对记者说。

昨天下午3点,记者再次来到市人民医院,在上午的抢救室病房里没有找到那2名中毒工人。有医生说,他们俩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也有医生说转回了ICU病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他们的病情应该是有所好转了。至于具体情况如何,院方相关负责人称不能对外公布。

记者随后联系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负责人,也得到了差不多的回答。他表示,对于此事,院方已经下了通知,不接受任何采访。

另外,记者了解到,由于连夜抢救中毒病人,市人民医院的5位医务人员也出现了头晕胸闷呕吐等症状。在抢救过程中,他们可能也沾上了有毒的泥浆。

当时,有三名在池子里的工人中毒了。一名姓王的工人下去救人,一名姓朱的工人在池边拉。那名姓王的工人大概知道挺危险,用毛巾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地才去救人。哪知道,只是在脸上粘到一点池中的泥浆,也中了毒。

“那几个工人都是老员工了,之前在东阳的电镀厂做过,按理说,(废水池这么危险)他们应该都懂的。”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说,“我当时还问过一个比较清醒的中毒工人,他说这些他都知道,还说‘这和开车一样,新手会谨慎一点,老手容易出事情’。”

安监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家企业在清理废水池时是违规的,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记者采访时,一名姓王的化学工程师在工作时不小心在皮鞋和裤腿上沾了一点池中的淤泥,正想找水清洗。他告诉记者,只要淤泥不沾到皮肤上,衣物上的,清洗干净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记者问,那个污水池露天敞开着的,会不会释放毒气?那位化学工程师说,一般不会,毒物比较重,一般都沉淀下去了。

我们远远地看到,工作人员在取样检测时,先是把一根透明的塑料管放入污水处理池内,再连上气体检测仪测试空气中是否含有毒气。随后,他们将一只塑料桶放入池中,取上来一些泥浆作为样品,带回实验室检测。

“1克氰化钠就能毒死20个成年人,所以国家对氰化物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电镀专家詹益腾说,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在电镀液中主要充当络合剂,其功能是软化水质、防止沉淀物、消除设备结垢,因此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氰化物。

剧毒或高毒类氰化物可被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一些广泛使用氰化物的行业,如电镀、油漆、染料、橡胶等的从业人员,接触的机率较大。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化学学院老师肖孝辉举例说,氰化物与酸性物质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氢氰酸的气体,这种气体被人体吸入后,很容易造成死亡,“由于不清楚这家电镀厂的工人当时是如何操作的,我无法确定他们的中毒原因。”(钱江晚报 记者 冯怡 周勤 侯明明 本报特约记者 龚望平/文 记者 陶玉其/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