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哪些是小儿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脊髓空洞症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18 17:31:45 浏览次数:1595

脊髓空洞症可发于任何年龄,小儿脊髓空洞症就是其中的一种,对患儿的今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的识别小儿脊髓空洞症的表现,可以帮助家长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营养障碍:最常见关节肿大、关节面磨损、骨皮质萎缩和骨质脱钙,多侵犯上肢关节,不伴疼痛,活动时有响声。神经源性关节病变称为夏科关节。此外,皮肤营养障碍,包括出汗异常、青紫、过度角化、皮肤增厚。因无痛觉,故手指或足趾常受伤而形成顽固性溃疡,甚至指、趾节末端发生无痛性坏死、脱失,形成莫旺征。

2.运动障碍:脊髓空洞症多出现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性萎缩和无力。病变常累及上肢末端,以爪形手最多,极少影响前臂及上臂,相应节段的肌肉萎缩及肌束颤动。如空洞在颈膨大区,则双手小肌肉萎缩最突出,上肢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锥体束受侵则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同侧肢体痉挛瘫痪。有时脊髓空洞中合并出血,则症状可迅速加重。

4.感觉障碍:因空洞最常起自一侧颈膨大后角基底部,故早期突出症状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存在。患儿多因手指无痛觉,局部皮肤被烫伤而就诊。当空洞向灰质前联合扩展,则出现双侧“马甲”型分离性感觉障碍。有时患儿自诉在感觉缺失区有自发性难以形容的烧灼样疼痛,呈持续性,称为“中枢性痛”。空洞如继续扩大,侵及脊髓丘脑束,则损害平面以下对侧痛、温度觉丧失;脊髓后索常最后受侵,出现损害平面以下深感觉缺失。

5.延髓症状:延髓空洞症多伴有脊髓空洞症,为脊髓空洞症的延续。症状多不对称,累及一侧延髓,可有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单侧型体征;累及三叉神经脊髓束和脊束核则可以有交叉性感觉障碍,并有累及小脑通路的纤维。

6.其他:疾病晚期可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此外,本病常合并多种先天性畸形,如颈肋、高弓状腭、脊椎后凸或侧凸,脊柱裂和颈枕畸形,弓形足等。

小儿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可对孩子的多方面产生障碍,给患儿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小儿脊髓空洞症的表现,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诊断检查,确诊后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脊髓空洞症的方法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询问了河南省总队医院细胞治疗中心郭坤元教授。郭教授说道:从根本上治疗小儿脊髓空洞症最好的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技术,如今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脊髓空洞症已取得很大的突破,临床上已治愈了上万的患儿和患者,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新的的希望。郭教授提醒患者:看病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使病情早日康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