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水肿肠燥便秘吃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
红薯别名甘薯、番薯、山芋、金薯、甜薯等,是旋花科草本植物番薯的块根。红薯味道甜美、粮菜兼用,是老少咸宜的健身长寿食品。红薯最早出产于美洲,欧洲的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 1492年带回来的,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二十二年( 1594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当时的菲律宾经商,发现那里的红薯产量非常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方法,不顾西班牙当局的严禁外传的禁令,在海上航行了七昼夜才把红薯种子带回了福州,并在当地种植推广。红薯味甘,性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特别适用于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等症。
1、将粳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入洗净的红薯丁 200克,炖煮至红薯熟烂如酥、粥呈稠黏状后,调入少许蜂蜜搅匀即可。可补虚健脾,润肠通便,最适于大肠癌属气虚肠燥引起的便秘者食用。
2、洗干净红薯300克蒸熟后捣成泥,再加入芝士 50克、牛奶 500克一起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罗勒叶调味即可。此汤能抗衰老,免疫力增强,特别适合消化不好,身体免疫力弱的人。
3、将适量的红薯去皮,切块入水中煮沸,再放入适量黑米煮粥。红薯与黑米成粥,能消除细胞内氧自由基而抗衰老。
4、肾阳虚弱,夜尿频多的人,取红薯 500克,去皮切块与狗肉 500克,隔水同炖 2~ 3小时,熟后稍加盐调味食用。
红薯外用可治乳痈,具体做法是将红薯去皮切碎捣汁,与面粉混合均匀后敷于乳痈处,待吸收后隔日更换一次,有止痛消炎作用。
1、和血补中:红薯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能有交往地为人体所吸收,防治营养不良症,且能补中益气,对中焦脾胃亏虚、小儿疳积等病症有益;
2、宽肠通便: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经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能有效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看见的红薯皮下渗出有一种白色液体,含有紫茉莉甙,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3、增强免疫功能:红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够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胶原病发生。红薯中所含有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钙和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4、防癌抗癌:红薯中含有一种抗癌物质,能够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此外,红薯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故红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显;
5、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红薯的抗衰老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产生的,红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现。红著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