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近视眼研究现状及眼镜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
影响我国儿童眼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很高,屈光不正是目前影响儿童眼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普查数据表明近视眼患病率大幅度增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此外,高散光、高度远视眼的检出率也有所增加,加重了儿童弱视患病的危险。当然,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适当放宽屈光不正随访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矫正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另外,斜视、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上睑下垂等眼病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应严格筛查,避免漏诊。
近视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也无特效治疗方法,针对近视的干预关键在于预防以及控制影响近视眼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目前调查研究,近视眼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分子遗传学的新研究,多个中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遗传易感基因位点已被定位,研究发现器质性(病理性)近视一般为隐性遗传,单纯性近视则多为多因子相关;②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不良用眼卫生习惯、长时间近距离作业、频繁接触电视及视频终端、缺乏户外锻炼和学习采光环境差等;③目前不少研究显示调节滞后越明显者,形成远视性离焦越明显,从而可能导致儿童近视加深;④某些眼部因素(如:白内障、青光眼、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玻璃体腔深度、晶状体厚度)、出生体重过低或早产以及ABO血型等也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关;⑤近几年专家总结药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后,认为青毒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可引起近视,其原因是渗透压及新陈代谢异常,引起晶状体结构改变和睫状体水肿以致近视,虽然其深入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解释一些体弱多病,经常打针输液的儿童患上近视眼的原因;⑥饮食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给子女进食许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维生素矿物质摄入普遍缺乏,由于维生素A和钙是眼球发育必需的元素,缺少也可导致近视形成。
近视眼的矫正方式
对于一般的近视眼患者而言,目前的防控观点是近视虽然不可逆,但是可以减缓。可以选择的近视矫正方式有多种,传统的框架或角膜接触镜仍然是最快捷且安全有效的光学矫正方式,部分新设计的光学镜片如周边离焦镜片临床对比试验证实其对后天近视眼患者的度数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RGP,OK镜也广泛应用于近视眼的矫正及控制;手术方面技术日渐成熟的LASIK、LASEK与Epi-LASIK等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也不断应用于近视眼患者的临床矫正,再有结合前房晶状体植入术、后巩膜加固术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种近视眼患者的手术质量。
近视眼患者配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眼球结构、视力状况和屈光状态均不同,有个体差异,因此近视眼患者的配镜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如随着视光专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在框架镜矫正中青少年周边离焦镜片能部分矫正周边远视性离焦,从而减缓近视加深;隐形眼镜中的角膜塑形镜(ortho-k)通过夜佩戴重塑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进而发挥矫正近视眼的作用,效果快速而显著,并且对中央及周边屈光不正均有矫正作用,对缓解近视眼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值得近视加深过快的患者使用。当然佩戴劣质的眼镜由于镜片表面或内在可能会存在膜层不均匀、划痕、气泡、条纹等疵病,会引起视物变形、模糊,影响成像质量,从而不能很好地达到矫正效果。不科学配镜可能会对眼球视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6岁以下或伴有斜视的儿童若佩戴不正确眼镜,会延误其视力矫正和斜视治疗从而导致弱视,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青少年近视患者,如佩戴过矫眼镜,会使眼睛负担过多调节,引起眼痛、头痛、视力疲劳,严重者甚至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
眼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消费者对眼镜的品种和视力矫正质量要求的提高,眼镜已由单纯矫治视力的实用品向美化生活的时尚装饰性、服务高端性用品发展。中国是眼镜消费大国,消费市场前景乐观;近年通过对生产企业的更新改造,眼镜行业由起初的零星发展到集中发展,由无序化向专业化、细分化转变,使我国眼镜工业在产品结构、花色品种、产品质量等方面为国内外眼镜市场增添了不少亮点,同时国外高档品牌陆续引入,品牌的市场细分明显,大型连锁眼镜店扩张迅速,产品种类和国际市场已基本同步,眼镜验配行业监管的国家标准已基本齐备,市场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技术方面,能提供更精细的视光检查技术和专业细致服务是眼镜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行业调整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之道。但是我国对眼镜文化的研究落后于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营销理念和模式的探索更没有明显的突破,凸显出我国眼镜市场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