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视疗法预防近视眼发展加快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吉林白城,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白城市中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雾视疗法预防近视眼发展加快的临床变化。 方法 于2004~2007年选取试验组200例青少年和对照组130例青少年,观察几年内近视眼度数的发展过程,全部给予散瞳检影验光,并配戴合适的眼镜,试验组每人每天戴+6.00 ds眼镜2~3次,每次10余分钟。结果 试验组的青少年近视眼发展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目前,雾视疗法在控制近视眼发展速度方面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随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青少年学习任务加重,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目前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为探讨近视眼发展加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笔者对雾视疗法控制近视眼发展加快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4~2007年三年间选取试验组200例年龄9~17岁的青少年,平均15.1岁,男95例,女105例,近视眼度数-1.00 ds~-6.75 ds,平均度数-3.25 ds;对照组130例年龄9~17岁的青少年,平均14.7岁,近视度数-1.00 ds ~-6.25 ds,平均度数-3.00 ds。
1.2 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散瞳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并讲解近视眼保健常识,试验组除戴近视镜外,每人每天戴+6.00 ds眼镜2~3次,每次10余分钟,而对照组只戴近视镜。每隔6个月给予试验组及对照组散瞳检影验光1次。
2 结果
三年后,试验组眼睛近视度数平均增长-0.75 ds,有23例屈光度数无变化,7例屈光度数升高-1.50 ds,而对照组眼睛近视度数平均升高-2.25 ds,有3例近视眼度数升高-2.75 ds,12例屈光度数升高-1.25 ds。
3 讨论
近视眼的发展过程是由假性近视到真性近视的往复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界限,或者由-0.01 ds发展成为-0.02 ds或者更高一些。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是由于青少年长期过度看近引起睫状肌痉挛,在转为看远时,仍有部分调解未能放松,故使正视眼或轻度远视眼表现为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仍然正常的近视现象,其本质是正视或远视[1]。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眼发展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预防近视眼发展的方法为散瞳。散瞳剂分为长期与短期,长期为阿托品,而短期为托吡卡胺、托品酰胺等,长期散瞳的弊端是影响青少年学习,患者家长难以接受。短期散瞳则效果不甚理想,因为短期散瞳剂不能完全麻痹睫状肌,且受患者家长的知识层次限制,即使接受的家长也对此治疗方法存在疑虑。
近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及屈光率性近视,轴性近视是眼球前后径增长;曲率性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而屈光率性近视是由于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致。角膜与晶状体关系的变化亦是形成近视的原因之一,角膜与晶状体关系好比是望远镜两组凸面镜距离的组合。对于轴性近视即遗传性近视,目前医学上无法解决。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近视目前医学上治疗方法是18周岁后手术治疗,且有些患者存在反弹。近视眼屈光度的发展还与情绪、精神、环境、饮食、用眼卫生等因素有关,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合理饮食,粗细搭配,少食甜食,这样有利于控制近视眼的发展。
还有一些学者考虑调节,即看书写字时戴+3.00 ds眼镜,使青少年看书写字时眼睛无调节,但是他们忽略了调节的共同体集合,因为看书写字时眼睛还有3~4 ma的集合,这样做使集合大于调节,而集合为了适应调节而减小,这样容易形成外斜,而调节为了适应集合而增大,这样近视度数容易加深[2],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雾视疗法虽然也破坏了调节与集合的联动,但一是嘱患者平视,二是时间非常短,这样对眼镜的影响可以忽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