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现首例热射病死亡病例
南京持续高烧,中暑的人也越来越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7月30日传出消息,7月29日下午3点30分,该院急诊中心收治了一例老年男性患者,他到医院时呼吸、心跳都没了,量了体温有42℃,最终确诊是热射病。尽管专家们对其竭力抢救,最终老人还是不幸去世。据记者了解这个夏天,鼓楼医院已收治了30多例热射病人。
安徽老人在南京患热射病不幸去世
老人于某来自安徽,大概60多岁,7月29日下午,他在南京火车站广场附近草坪上休息,过了不久他就一动不动了,情况危急,在路人的帮助下,120急救车火速把他送到中大医院急诊中心。
刘文革主任介绍,于某到医院的时候,面色紫绀,心跳、呼吸都没了,测了下体温有42℃,最后确诊是热射病。虽然医生奋力抢救,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该院急诊中心主任刘文革介绍,这是中大医院今年收治的第一例热射病患者。
专家分析,于某当时是趴在草坪上,一动不动,很可能是躺在地上睡觉,刚开始并没太阳直射,可是睡着后,太阳直射太强,体温迅速上升,可是睡着的于某并未感觉到。等路人发现他时,已经晚了。刘文革主任介绍,该患者已经明确诊断是热射病,但是否有其他的基础疾病目前还不清楚。
连日来的高温已让全国多地出现热射病患者。7月26日,杭州热射病患者体温高达41.7℃;7月28日,嘉兴海宁两位清扫马路的老人因中暑晕倒,其中一人体温高达42℃,也是热射病;上海已有3例热射病死亡患者……
鼓楼医院已收治30多例热射病患者
前天,扬州首例热射病患者已转入鼓楼医院普通病房,目前该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再观察两天就可出院。据了解,鼓楼医院收治的这位热射病患者今年40岁,来自扬州仪征的一个工地,是高空作业的架子工。7月24日中午,在脚手架上大约工作了两个小时之后,患者开始感到口干舌燥,头晕想吐。当工友们发现他情况不对,安排他到地面休息时,该男子坚持完成手头的工作。由于在太阳下暴晒时间过久,他昏迷瘫坐在地上,被工友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在救治了一个下午之后,病情不见好转,男子高烧不退。后当地医院建议其转入南京鼓楼医院。
7月25日凌晨1点,该男子被送往急诊ICU抢救。当时,该男子血压不稳,陷入昏迷,高烧41℃不退。专家立刻对症治疗,采取物理降温等治疗手段,该男子终于清醒,之后被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两天前,男子转入普通病房。
据该院急诊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涛告诉记者,今年自入夏以来,医院已收治了30例热射病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以中年为主,性别以男性居多。重症患者多半昏迷,但尚未出现一例死亡病例。
【小知识】
三种情况
容易导致热射病
据介绍,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患者出现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现象,体温达到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
“热射病是中暑的一种,就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潘涛介绍,重度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热痉挛,因为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的丢失,出现身体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更严重的演变成热衰竭,高温持续不降,脏器功能障碍;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内脏的温度超过42℃,出现了细胞功能障碍。潘涛介绍说,一旦患上热射病,死亡率高达50%。
“三种情况容易导致热射病,室外作业、闷热的室内及长期剧烈运动。”潘涛提醒说,闷热的室内常常会被一些老人忽视,“他们想节约用电,不开空调或电扇,导致引发热射病,如杭州的那位患者就是。”
医生提醒: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此外,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如果出门要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另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要备在身边,以备应急之用。
市民尤其是在工地上工作的民工兄弟,最近高温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暑,工作的地方要通风,不要直接在太阳下暴晒;出现不适要尽快到大医院就诊;一定要备好防暑降温用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