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初见成效
4月27日,我国开始了全面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专业力量,动员社会资源,结合北京市实际,及时、科学、有效地实施了“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延缓了发病高峰的到来,保障了建国60周年国庆活动的顺利进行,赢得了疫苗研制和接种的宝贵时间。
本市从9月22日开始,我市又率先首先为国庆保障人员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随后对全市中小学生及教职员工和一线医疗、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等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直到现在对社会人群广泛开展免费接种工作。截止12月8日,全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累计接种22108126人,其中全市中小学校及大中专院校师生接种率高达60%以上。从接种的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来看也没有发生严重疫苗不良反应。总体看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一般情况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要在2周后产生抗体,可以达到保护接种者不感染甲型H1N1流感或减轻发病症状。按照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平均80%以上抗体阳转率的水平估计,有专家认为,重点人群接种率达到60%以上即可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事实也的确如此,今天我可以欣喜地告诉大家,目前,我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已经初见成效,我市疫情态势总体平稳。当然,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
第一,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我市流感样病例数虽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呈逐渐下降趋势,近日来每日就诊数大约维持在3000-4000例水平;第二,11月份全市共报告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2起;第三、我市中小学生早期预警监测系统中发热病例数在逐渐减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