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癖让我好难堪图
■彭超英: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山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心理学会理事,太原师范学院应用心理系特聘教授,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
恋物癖属于性心理障碍中的一种形式。性心理障碍是指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此类偏离作为性兴奋或性满足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方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性心理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1.正常的异性恋活动受挫。如失恋,即在正常异性恋时的痛苦经验、与配偶性关系方面出现问题时易发生。许多性心理障碍往往是在正常异性恋爱受到抑制时发生的。2.儿童早期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如与异性双亲不适当的同睡、同浴;父母不检点的性活动的影响;父母由于自己的心理需要,对儿童反性别的着装打扮和心理暗示。临床还发现,恋物癖患者大多是男性,往往处在父母都非常严厉或母亲非常专横而父亲却软弱的家庭。3.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如生意中的压力、工作上的失败、家庭矛盾或人际关系问题等等。4.社会不良性文化的影响。在青春期或儿童期受到不良性诱惑也是导致性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5.个性因素。多数性心理障碍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内向、害羞、少动、孤僻、不善交际、性情温和具有女子气等。当受到成长环境中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性心理发展受阻,使其停留在幼稚、不成熟的性行为模式上。
明明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性心理的偏差,有改变自己的愿望。当求治的愿望越强烈时,治疗效果才会越好!明明产生恋物癖的真正原因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深入探索才能找到真正的发病根源,从而摆脱苦恼。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可是,自从进入工作单位以后,我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成了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比如在朋友面前还是开开心心的,一进入单位的大门,整个人就开始垂头丧气。渐渐地发展到最后,只要一到星期一的早晨,一想到又要踏入单位,我就觉得头痛得不得了。我会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开脱,只要能不上班就行。不过,时间长了总请假也不行,不但要扣钱,而且给同事和领导留下的印象就是不思进取、消极怠工。
我不想上班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我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直教我要做个好人,要懂得礼让、善待别人,当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要先想到别人。上学的时候如此,上班之后我也依然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是,事实和我想象的出入太大了。工作单位的人不像学校的同学那么单纯,有什么利益都是一哄而上,根本不会考虑别人。如果你善待他们,他们就认为你好欺负。如果你不会巴结谄媚,那么什么好事儿都轮不着你。我也曾学别人的做法,可事实上只要我稍微做出一点谄媚的举动,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而且对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也从心里感到鄙视,看到他们我就不想说话。久而久之,别人对我的评价也从以前的天真可爱变成了现在的清高孤傲,有的人见了我甚至还指指戳戳,在背地里传一些流言蜚语。
我陷入了极端痛苦的境地,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他人的问题。我常常失眠,没完没了地想这些事,但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抑郁症的报道和测试,我自测了一下,居然是中度抑郁。我很想让自己赶快摆脱这种境况,可就是摆脱不了。我现在困惑的是,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怎样才能找回那个原本开朗的自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