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16 22:49:02 浏览次数:1600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新生儿时期即可发病,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小儿的免疫防御机制尚未健全,阑尾腔相对较大、壁薄、肌层组织少,故往往发病急、进展快,早期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并且阑尾易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生,而危及生命。所以,家长应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引起高度的重视。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1、由于小儿机体的防御能力弱,体液免疫功能不足,补体缺乏和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差,加之小儿体温的调节功能不稳定,易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较成人明显,中毒症状也较严重。

2、较大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成人相似,6岁以下儿童常缺乏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症状,腹痛和腹部体征往往多不固定。

3、患阑尾炎后发生化脓、穿孔快。小儿阑尾淋巴组织丰富,阑尾壁很薄,肌层组织少,发炎后淋巴组织水肿严重,可造成阑尾腔梗阻、血运障碍,而易穿孔。年龄越小穿孔发生率越高,穿孔后多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而加重病情。

1、小儿受凉、腹泻肠道功能紊乱等可引起肠道内细菌侵入阑尾,阑尾壁上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病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阑尾而引起阑尾发炎;

2、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可使阑尾壁反应性肥厚,血流受阻,也会成为阑尾炎的诱因;

3、阑尾腔被粪石、异物或寄生虫堵塞,致使阑尾腔内内容物引流不畅、细菌繁殖,这也是引发急性阑尾炎的较常见原因。如阑尾腔长时间被阻塞就会引起阑尾本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而引发阑尾坏死、穿孔,而加重病情。

4、饮食生冷或不洁食物、便秘、急速奔走、精神紧张等可导致肠功能紊乱而妨碍阑尾的血循环和排空,也可以导致阑尾炎。

1、腹痛: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开始位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即转移到右下腹,为持续性腹痛,患儿往往蜷曲侧卧以减轻疼痛。腹部检查,右下腹固定性压痛腹肌紧张是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而可靠的体征。小儿阑尾的部位变异较多,故腹部压痛和肌紧张部位的变化较大,有时压痛部位可在右中、右上腹或左下腹。

2、消化道症状:常明显而突出。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呕吐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患儿可因大量呕吐、不能进食而产生脱水及酸中毒。有的患儿还会出现腹泻,为肠道炎症刺激肠蠕动增快所致。

3、全身症状:患儿精神萎靡,发热反应较成人早,多在腹痛数小时后出现,一般在38℃左右,若超过39℃可能发生阑尾坏死或穿孔。

父母可通过检查小儿腹部来判断有无腹痛。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④、检查应从腹部无疼痛部位开始,由浅入深、由轻到重,最后检查右下腹。一般来说,先从左下腹开始,其后依次为左上腹、脐周、右上腹,最后是右下腹。同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按压右下腹时有固定性压痛,这时小儿会出现皱眉、诉痛、哭吵、挣扎、推开检查者的手等现象,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意义很大。

1、饮食:引导宝宝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

3、驱虫:如怀疑宝宝有肠道寄生虫,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

4、锻炼:加强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这样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成人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首先会想到阑尾炎,若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等症状及体征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小儿则不然,特别是婴幼儿,大多不能表达疼痛部位,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家人也只能根据孩子的哭闹和孩子腹痛时所采取的体位来推测患病部位和病情轻重。所以说小儿阑尾炎不同于成人,症状不典型,且容易被忽略而延误病情。

小儿急性阑尾炎时出现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尤其是3~4岁的小儿,往往是恶心、呕吐在先,腹痛、腹泻在后。出现腹泻的原因主要是:1、小儿的阑尾比较长,发炎的阑尾刺激直肠壁而引起腹泻;2、小儿阑尾炎更容易穿孔,脓液积存在盆腔内也会刺激直肠引起腹泻。但往往粪便量不多,仅为少量稀薄粘液便,有时还可能便中带血,所以常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由于小儿的生理解剖等特点,阑尾炎极易穿孔,加之小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又较成人低下,故穿孔感染不易控制,中毒症状重,容易出现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所以,小儿一旦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应及早手术治疗。如一时不能确诊,也应住院观察、卧床休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