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嚼嘴磨牙的调解员老纪

发布日期:2014-10-14 12:13:34 浏览次数:1600

20年来,他骑坏了5台自行车,跑坏了无数双鞋,化解了1100余件矛盾纠纷,挽回经济损失430多万元,带动了全村好人队伍的不断壮大。

他,就是56岁的通化县金斗乡金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纪若林,村民们口口颂扬的“老纪”。

“等老纪来了再说”,是金斗村村民常说的一句话。通化县金斗村有12个居民组、6个自然屯、3000多口人。人多,矛盾就多。从1996年纪若林成为村里的人民调解员以来,大到县里、乡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小到两口子打架、边沟倒脏水,村民们全都来找他解决。20年来,他的调解成功率达98%。

“在我们村村民的心中,他就像焦裕禄一样,是个能解开大家伙儿心结的人。谁家有什么事了,都说‘快去找老纪’,一找他就能摆平。一个电话,他指定麻溜就来了。”村民肖德义说。

今年春天,金斗村11户村民水稻田旁300多延长米的水泥壕坝堤出现渗水现象,冷水直灌稻田。村民们觉得这坝提是村里修的,就得村里给解决。因为资金困难,村里实在没办法。眼瞅着插秧的日子到了,靠了四五天的村民们心里也开始着了急,耽误插秧,影响了收成可怎么办。村民董树友说:“大家伙儿正急的时候,老纪就自己带着塑料布、编织袋、木桩、工具挨户到田里给修补。看着他瘦小的身影,我们也觉得惭愧,就跟他一起干,保证了插秧的时间。”

2012年快上冬的时候,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将自来水管道铺进了金斗村。马上就能喝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了,村民别提多高兴了。可施工过程中,30多户村民因为铺设管网要挖到自家耕地而大有怨言,纠集起来阻挠施工。

“4000多米的自来水管道,影响的可是金斗村和金星村四五百户村民的饮水啊!”看着50多人反对的阵势,老纪犯了愁。

为此,他挨家挨户讲道理、做工作,一次不行去两次,一天不行就天天跑,说到最后一家怎么都说不通时,老纪就把自己家的地换给人家种,自己种翻挖出黄泥的地,顺利地让村里通了自来水。

光凭一张巧嘴不能解决所有的事儿。为了调解时有理有据,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纪若林40岁那年开始自学法律,并把调解过的矛盾纠纷分门别类记录下来,整理出了20多本调解记录。他还将解决过的矛盾纠纷归纳为5大方面66种类型,提炼出爱心付出调解、真情感动调解、巧妙迂回调解、背对背调解等“老纪12调解法”和调解纠纷中做到不放弃、不吃拿、不红脸的“老纪十做到”。

除了自己做好人好事儿,老纪还像火种一样,用自己的光和热影响着整个村庄。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邻里之间更加和谐了,全村形成了互敬互爱、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村民关成仁就是其中一个。

关成仁今年已经67岁,看见老纪为全村调解纠纷很辛苦,就学起了纪若林,主动担负起9组村民的调解责任。如今,儿女接他进城养老都不去,并主动照顾体弱多病的邻居。“我现在共调解矛盾纠纷40多起了。虽然跟儿女进城也挺好,但在这有这么多好邻居陪着,我觉得比去哪儿都强。”关成仁蛮有成就感地说。

如今,在老纪的带领下,“金斗好人”的队伍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全村还评选出“助人为乐”好人3人,“孝老爱亲”好人1人。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老纪认为,家庭邻里和睦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老纪说:能为乡亲们办点事,能为社会和谐做点事,让老百姓满意,让邻里和谐,实现我在治保调解岗位上的人生价值观,我就觉得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