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急性胃炎

发布日期:2014-10-21 12:20:55 浏览次数:1600

(2)误食腐蚀剂: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强碱(如氢氧化钠、氧氧化钾)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

(3)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等化学毒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

3.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或粗糙食物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

4.应激状态 某些危重疾病如新生儿窒息内出血、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灼伤等,使患儿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是导致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5.蛋白过敏 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胃炎,在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1.外源性病因 可严重破坏胃黏液屏障,导致氢离子及胃蛋白酶的逆向弥散,引起胃黏膜的损伤而发生糜烂、出血。

2.应激状态 使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进一步使黏膜上皮的线粒体功能降低,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胃黏膜的糖原贮存减少。而胃黏膜缺血时,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氢离子;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又使碳酸氢根离子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急性糜烂性炎症。

多急性起病,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呕吐物可带血呈咖啡样,也可发生较多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是首发表现,如应激性胃炎、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炎。感染性胃炎伴有腹泻时称为急性胃肠炎,有的病人可伴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呕吐严重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失血可致休克。

1.急性单纯性胃炎 起病较急,多在进食污染食物数小时后或24h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上腹部不适、疼痛,甚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若伴有肠炎,可有腹泻。若为药物或刺激性食物所致,症状则较轻,局限上腹部,体格检查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可亢进。

2.急性糜烂性胃炎 多在机体处在严重疾病应激状态下诱发,起病急骤,常以呕血或黑粪为突出症状,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伴重度贫血。 3.急性腐蚀性胃炎 误服强酸、强碱史,除口腔黏膜糜烂、水肿外,中上腹剧痛、绞窄感、恶心、呕吐、呕血和黑粪,并发胃功能紊乱,急性期过后可遗留贲门或幽门狭窄,出现呕吐等梗阻症状。 急性胃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表现及内镜检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腹泻者,粪便常规检查有少量黏液及红、白细胞。

1.内镜检查 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黏膜表面覆盖厚的黏稠炎性渗出物,糜烂性胃炎则在上述病变上见到点、圆、片、线状或不规则形糜烂,中心为红色新鲜出血或棕红色陈旧性出血,伴白苔或黄苔,常为多发亦可为单个,做胃镜时应同时取胃黏膜做幽门螺杆菌检测。

2.X线检查 胃肠钡餐检查病变黏膜粗糙,局部压痛,但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且不能用于急性或活动性出血患者。

首先是去因治疗,如药物性者停用相关药物,应激性胃炎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性可选用适当抗生素,腐蚀性胃炎处理参见本章中的食管化学烧伤。病人宜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停食1~2餐。有脱水者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有严重出血时应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如补充血容量,给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内镜止血等。危重病人可用H2受体拮抗药口服或注射预防应激性胃炎发生。

1.单纯性胃炎 以对症治疗为主,去除病因,解痉止吐,口服黏膜保护剂,对细菌感染尤其伴有腹泻者,可选用小檗碱(黄连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有幽门螺杆菌者,则应作Hp的清除治疗。

2.糜烂性胃炎 应控制出血,去除应激因素,可用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20~40mg/(kg·d),法莫替丁0.4~0.8mg/(kg·d),或质子泵阻滞药奥美拉唑0.6~0.8mg/(kg·d),以及应用止血药,如巴曲酶(立止血)注射,凝血酶口服等。

3.腐蚀性胃炎 应根据腐蚀剂性质给予相应中和药物,如口服镁乳,氢氧化铝、牛奶、鸡蛋清等治疗强酸剂腐蚀。

一般及时治疗预后多良好,如急性腐蚀性胃炎未能及时处理,常至后遗症,须进一步处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