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专家分析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发布日期:2014-11-06 20:15:42 浏览次数:1595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指颈椎间盘组织、椎间关节等退行性改变,影响颈椎管的容积,压迫脊髓引起一系列继发病理改变,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在其后缘形成含有椎体缘骨赘的隆起物,有很多病例的脊髓压迫均来自前方。颈前路减压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而植骨块的滑脱塌陷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过去的方法经前路环锯法减压或开槽减压及植骨融合术,但长时间随访发现。由于植骨界面的部分骨吸收导致椎节高度的再丢失及颈椎生理曲度难以维持,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椎管的有效容积;而且传统的外固定对植骨块的固定不够稳定,常需要限制头颈部的活动。

颈椎前柱是维持与保证颈椎正常力学功能的重要结构。颈前路减压总的减压原则,就是直接解除脊髓腹侧致压物脊髓干扰小,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同时使髂骨植骨融合固定。颈椎前路钢板运用最初运用于急性颈椎骨折治疗,后通过改进其生物学特性,才渐渐的广泛运用到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上来。颈椎前路钢板可增加病变节段的稳定性,防止植入骨的移动或脱出。同时,颈椎前路钢板有坚强的支撑功能,特别是当颈部屈曲时,它可起到支撑钢板的作用,能较好地维持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使得颈椎稳定性加强;当颈部伸展时钢板可起到张力带的作用,使通过植骨界面的张力被吸收,植骨融合率提高。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喉上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气管及胸膜损伤等,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截瘫或者死亡。手术操作时一定要解剖关系清楚,操作细致,用刮匙刮除椎体后缘骨赘或潜行扩大椎体两侧开槽时要轻柔小心操作,可以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总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利于提高颈椎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有利于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临床疗效满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