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坐长了会诱发颈椎病眩晕针药治眩晕中医很精彩
口述:浙江省中医药脑病、眩晕病重点专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陈华德教授整理:李华
陈华德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眩晕病重点专科和脑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全国项痹(颈性眩晕)中医治疗研究浙江分中心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研究会理事,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秘书长。
陈教授从事中医和针灸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30余年,曾应邀赴20多个国家进行讲课、临床带教、传授中医临床治疗经验和学术交流等。擅长用汤药、针灸等疗法治疗各种眩晕症,以及头痛、中风偏瘫、血管性痴呆、脑萎缩、脑外伤后遗症、帕金森氏病、神经衰弱、抑郁症、小儿脑瘫、弱智、多动症、抽动秽语症等疑难脑病,同时有效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以及内科常见病,主持并获得多项国家、省部、厅级课题和成果奖,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和专著21部。每周二、四晚上、周六下午在杭州环城东路23-12号的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坐诊。
电脑前坐长了,会诱发颈椎病眩晕
眩晕,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头晕,发作起来有时相当危险。我的一位病人,骑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有人喊她,一转头,眩晕突然发作,连人带车整个身体重重砸在马路当中,后面一辆公交车狂踩刹车。事后她想起这件事情就后怕,说自己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多数人眩晕发作时,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些人还会变得非常焦虑。
头晕起来,跟地震时的感觉差不多,人站不住,眼前的茶杯桌子都在晃,都在旋转;或者是两眼发花,看东西雾茫茫的,头昏沉沉,头胀头疼。
眩晕的发病率非常高,已经成为我们人类疾病中的第三大症状(前两位是发热和头痛),据统计每7人中有一人发过眩晕。眩晕的发病原因很多,心内科、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精神科等200多种毛病都可引起眩晕。
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颈椎病眩晕,医学上称颈性眩晕,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这一类眩晕常常伴有颈项部酸痛、头痛或手麻等。
为啥颈椎病眩晕越来越常见?电脑可能是最大杀手。理论上讲,这个病应该是中老年人最容易得,因为骨质增生随着年龄越来越明显。但现在很多人,包括年轻人,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脑,每天几个小时低着头,很容易损伤颈椎。不单单是用电脑,看电视、玩游戏机、打麻将时常常头颈部姿势不当,也容易得颈椎病。我每天治疗的眩晕病人中,大多数都是颈椎病引起的,其中年龄最小的颈椎病病人只有15岁。
耳朵的一些疾病也会引起眩晕,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美尼尔氏病,发病时感觉周围的物体都会旋转,并常常伴有耳鸣。
高血压病发作时,也常常有明显的眩晕。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也经常会引起眩晕。
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多食油腻肥厚之品,以及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不注意劳逸结合和精神调养等有关。
有时候,一个穴位就能止住眩晕
针灸治疗眩晕的疗效,是中医中最精彩的一招之一,大部分的眩晕病人经过一次针灸治疗就会产生疗效,有时我只用一个穴位。
哪个穴位这么灵光?
一个穴位是百会穴。这个穴位在人体头顶上,穴位的名称意思就是能把人体很多的经络之气汇集到这个穴位点上,所以百会穴的功效比其它穴位更灵敏。我在这个穴位上采用一种特殊的针法,对体质偏虚的眩晕病人效果相当好,同时对头痛、记忆力减退、考前紧张综合症、抑郁症等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曾经有个病人,进我诊室时是要人扶着进来的,头晕得坐在那里人都往下缩,体质虚弱到这个程度。我在百会穴做针灸后,他扶着家属一下子站起来了,他说,哎呀,神清气爽的,头不晕,这个世界都是亮堂堂的!
另外一个穴位是耳尖穴,这个耳尖穴在耳朵尖尖上,能清热祛风,解痉止痛,主要针对高血压等引起的实证眩晕,我在这个穴位上采用放血疗法,头晕症状马上就会明显缓解。2008年我的这个研究成果在报纸上报道后,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不得不对新病人进行限号。
这两个单穴治疗方法是我在大量眩晕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发现的,并经过多个科学的临床观察研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我们还在高血压眩晕的大鼠和颈椎病眩晕的大白兔动物身上对这两个疗法做了不少科学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疗效验证结果。
10多年来,我们对这两个穴位疗法所做的相关临床和动物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们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连续两轮被推荐为国家基层中医临床技术推广项目,我们被请到全国多个省市去讲课推广。轮到我门诊实在太忙时,我就派我的研究生去讲,他们回来告诉我:陈老师,内容非常受欢迎,很多人要拿资料啊。现在,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针灸疗法中,我们除了擅长使用以上两个特色疗法外,还会根据病人脏腑经络的状况,选用传统的针灸疗法,以及头皮针疗法、穴位药物注射、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疗法。
尤其是头皮针疗法,对眩晕等脑病是很好的针灸疗法。我们在头皮针疗法方面有比较深入地研究,多次在省内外开展学术交流,不少国外留学生和针灸同行也来向我们学习这一疗法。今年我指导的一个美国博士生就要毕业了,研究的就是头皮针疗法。
中药治疗眩晕,是要调理病人的体虚
中医强调以平为和,通过中药来调理人体的脏腑和气血,平衡阴阳,是治疗眩晕的根本大法。如何调理当然很有讲究。
中药有补药和泻药之分,要根据人体是虚证还是实证来辩证用药。中医认为眩晕这个毛病的病根主要是人体虚弱,所以有无虚不作眩之说,意思是很多眩晕是由于体虚引起,通常表现为气血亏虚或肾精亏虚。因此不管眩晕是否发作,中药治疗重点是要补气血,或者是补肝肾。
补药又有很多,临床上一定要根据病人气、血、阴、阳的多少合理用药。比如黄芪,是补气的要药,它能有效治疗久病体虚,全身疲乏,讲话无力的气虚症状,因此要用于气虚眩晕的治疗才效果明显。
中药还要注意用量。同样是黄芪,用量小于15克时有升压作用,如果治疗高血压,要达到降压作用,使用的剂量则要每帖超过30克才有效。因此用药精准,才能事半功倍。
眩晕病发作时,除了虚证外,常常伴有实证,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有风火、或有痰、或有瘀血等等,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的病证灵活用药。
祛风化痰是治疗实证眩晕的大法。古代医家强调无痰不作眩和无风不作眩,意思是说眩晕可由痰湿、风证所致。我们所熟悉的一味药,叫天麻,是治疗这类眩晕的常用药物。天麻的主要功能是平肝熄风,通络止痛,能够治疗一切风证。天麻配合半夏、白术等,有很好的祛风化痰作用,对痰湿内蕴引起的眩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治眩晕,活血化瘀常常不可少。无瘀不作眩是古代医家对头部外伤或其它瘀血原因所致眩晕的概括。当归和川芎是治疗瘀血眩晕的常用药,它们都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川芎尤其能通脑部的经络气血。当归和川芎这两味药能有效治疗气血不通引起的眩晕。
虫类等动物药对一些顽固性眩晕效果较好,如地龙、蜈蚣、水蛭、炮山甲等,但这些药往往药价偏高,可选其中1-2味药适当使用就可。有一位余杭来的眩晕病人,患病多年,到处求医,我在基础方上加用水蛭一味中药后,疗效大增。
治病要一针二灸三用药
古代名医孙思邈,早就指出了治病要一针二灸三用药。治疗眩晕病也是如此,除了针灸以外,配合中药调理脏腑经络,效果肯定更加好。
我博士学位攻读的是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硕士学位专攻的是针灸推拿学,这样就能用针灸结合中药的综合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尤其是对眩晕病等脑病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过针药综合治疗,就能明显见效。有个患者是脑外伤引起的眩晕,这类病人随着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也越来越多见,住院检查治疗已两个多月,头晕就是不见好转,并经常伴有头痛。这样的情况,很适合针药综合治疗。
一般的眩晕,针药治疗用不了多少时间。但眩晕病急性发作缓解后,一定要再坚持服几个月的中药,才能达到临床痊愈的目的,有效预防眩晕再发。
我在国外工作时,有一位眩晕患者,是银行的高级管理员。她工作很忙,每次眩晕发作,找我治疗几次明显好转就放弃继续治疗。后来工作更紧张了,眩晕病就越发越重,终于下决心在我这儿连续针药结合治疗了3个疗程。我回国前,还教给她一套颈椎操,她一直坚持做,颈椎病就很少麻烦她了。
针药结合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除了眩晕外,我的10几位中外研究生和我在一起,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脑病的中医治疗,继续探讨中药、针灸治疗脑病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更好地为头痛、中风偏瘫、脑外伤后遗症、脑萎缩、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神经衰弱、抑郁症、小儿脑瘫、弱智、多动症、抽动秽语症等疑难脑病患者服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