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孩子患儿童睡眠障碍症

发布日期:2014-11-16 08:36:35 浏览次数:1600

大多孩子都有“作困”现象,不能一“作”就抱,否则会产生“睡眠依赖”

漫画:彭宗伟 孩子长得慢与睡眠有关

江帆在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长得慢、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成绩差、肥胖等问题前来看病。然而,发育行为儿科医师却发现这一系列问题都与睡眠有关。江帆说,睡眠是每个人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的生理需要,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儿童的脑细胞处于不断发育成熟过程中,儿童体格生长所必需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状态时才能达到高水平分泌。在这一期间内,充足的睡眠是脑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不但有助于体格生长的需要,更有助于儿童的智能发育。

儿童打呼噜是睡眠常见症

江帆强调,打呼噜是儿童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却也是必须引起家长足够重视的问题。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五官科的手术统计显示,门诊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儿童因为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鼻炎等原因出现打呼噜症状,并需要手术治疗。其中最小年龄只有8个月。儿童睡眠时大脑缺少氧气的供应就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继而产生了白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性格暴躁或抑郁等一系列问题。家长可以带孩子前往医院睡眠障碍门诊,通过呼吸睡眠监测等手段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

孕妇作息对婴儿产生影响

江帆表示,研究证实,孕妇的作息确实能对婴儿产生影响,妈妈在怀孕期就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同时,宝宝出生后,家长可以通过对睡眠环境的设置来提高宝宝睡眠的质量。对于“作困”严重的孩子,医生提醒,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作困”现象,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睡眠启动依赖”。培养孩子自我入睡的能力非常重要,不能一“作”就抱。家长可以尝试采取“消极应对法”,孩子闹一会儿就会安静下来,有助于养成其独立入睡的习惯。另外,如果孩子半夜醒来,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一有动静就抱起来哄,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越来越重的依赖性。

儿童不宜听着音乐入睡

医生还提醒,学龄期儿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根据个体差异,只要孩子胃口好,精神集中,没必要规定睡眠时间。一般来说,5周岁后孩子就没有白天睡觉的需求。要让孩子养成合理的睡眠作息时间,并遵守这一作息时间表。午休不宜超过45分钟,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晚上的睡眠。儿童晚上睡觉的时候,卧房内应保持安静、无灯光以及舒适。儿童的卧房里面最好不要摆放电脑、电视及电话一类可能会影响到睡眠的东西。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儿童不应将床作为活动的场所,如在床上玩耍、电子游戏等,床只是睡觉的地方。儿童不宜听着音乐或看着电视入睡。学习日与周末睡眠作息时间相差不应超过1小时。

此外,对于儿童要不要与父母同睡并没有定论;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各有利弊。西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睡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国家长不必全套照搬,如果白天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到了晚上却要求孩子独立,显然让孩子难以接受。

据新华社上海3月19日电 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江帆表示,据全国儿童睡眠医学研究协作组在8个城市的3万份样本调查显示,儿童睡眠障碍症的总发生率在27%左右,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如果发现孩子生长发育明显落后、情绪低落或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家长应注意是否孩子的睡眠出现了问题。

相关链接

连续三天失眠需及时就医

不可盲目服安眠药

今年3月21日是第十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睡眠日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博士指出,目前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失眠现象在现代人身上非常普遍,连续失眠三天以上必须要进行及时干预。

袁勇贵表示,睡眠障碍会影响人的学习、记忆、情感等,导致心理疾病的增加,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例如: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失眠与情感障碍密切相关,情感障碍患者中98%患者伴有失眠,而长期失眠导致情感障碍发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4倍。睡眠障碍也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长期睡眠障碍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勇贵说,要远离睡眠障碍的困扰,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睡眠习惯,作息时间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学习和工作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要长期超负荷工作,及时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快乐。其次要重视睡眠的质量,一旦出现失眠等问题应该及时找专业医师咨询,有需要的话要及时用药。

专家表示,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连续失眠三天以上;一周有2至3次失眠,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睡眠过程中易醒多梦;睡眠感丧失,即睡眠后仍感觉没有精神,疲乏等。“有些患者出现失眠会买些安眠药之类的药物服用,这是不可取的,是否采取药物治疗、使用什么样的药物、药量多少都应该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袁勇贵说。

(据新华社)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