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精神障碍患者回家
精神障碍流浪者赵秀才昨天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但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在与儿子拥抱后,赵秀才的母亲张吉欣最后紧握记者的手,央求政府能在她去世后帮助照顾儿子。(本报今日A08版)
咱们中国人讲故事,总喜欢安一个大团圆的光明尾巴。但赵秀才与他的家人虽然也团圆了,却无论如何无法给人一种美好结局的感觉。他的母亲紧握记者久久不愿松开的手,牵拉着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社会不能对这个家庭做点什么,这位流浪者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呢?答案无非有两种:如果赵秀才留在家里,照料他所需花费的大量精力、金钱,可能会把这个家庭拖入困窘的深渊;如果这个家庭无力提供精心的照料,赵秀才再次出走也并非不可能,一切又将回到原点。
对于残疾人,《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将保障基本权益并承担扶贫的义务,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这个承诺,仅靠目前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村里所能够提供的救助十分有限,对于一个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更是杯水车薪。而沂水县无精神病治疗中心的现状,则更加让人忧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以目前的条件看,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言。
赵秀才回家了,但他真正的归家之路仅仅画上了一个逗号。赵秀才是幸运的,他毕竟还有家可回,剩下的172名精神障碍患者还在医院或救助站里茫然地等待,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很可能已经没有“家”了。如何保障这个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命的尊严,是这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