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一些看法
健康咨询描述:
得了反应性精神障碍,原因是和学校的学生产生了矛盾引起的,得的时间总共是一个多月差不多就好了,可是好了之后脑子里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人对我造成的伤害,像强迫思维似的出现,也不是说老是想的以前和他经历的一些事情,就是一想到他那个人我就有一点点心里发慌,就是这个症状而已,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我还想问一下反应性精神障碍好了之后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我知道中国的医学领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不如国外的精准,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我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也知道这个情况不是绝对的,不是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大多数都是经历了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引起的,比如说什么严重的车祸地震什么的,这个心因性的事件比较严重,那是不是说反应性精神障碍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跟你的受刺激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反应性精神障碍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都是精神受了刺激自己承受不了而得了而且很少看到人际关系不和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都是说受了重大灾难引起的,,那么网上的资料还说反应性精神障碍的预后是非常良好的,那么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么我这种情况跟同学产生矛盾引起的反应性精神障碍好转了之后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大不大,那中国得了反应性精神障碍好转了之后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多不多啊?还有就是我听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得了之后好像会影响日后自主性和健康心理的发展,有可能影响一辈子,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会不会一辈子处在阴影中甚至出现人格的缺陷。希望权威的专家给我一些解答,越专业越好,我在这个网上提的问题也不少了,懂的也多了一些,希望大家不要复制网上的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些症状,因为这些症状我都懂是怎么回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反应性精神障碍得了一个多月基本上痊愈了。现在好转了,有时候总是不自主的想起那个坏同学对我造成的伤害想起关于他的事情,向强迫思维似的出现,而且出现了一些有一点点心慌的症状。但是还谈不上创收后应激障碍的一些更加严重的症状,我感觉自己的症状比较轻,也没有出现什么易激怒啦,情感冷漠啦什么的,这些症状没有出现,那像我这种症状是不是正常的啊?就算心因性痊愈了之后,心理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阴影的。并不是说马上就可以消除的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权威的专家给我一些解答,越专业越好,可以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我在这个网上提的问题也不少了,懂的也多了一些,希望大家不要复制网上的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些症状,因为这些症状我都懂是怎么回事。我很期待专家们的回答,你们的回答我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衷心的谢谢你们可以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病情分析:
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psychosis)是在强烈应激事件作用下急剧出现的精神障碍,症状多反映应激事件容,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预后较好的一驵精神病中国12地区抽样调查的时点病率为0.1%。,终身预患者率为0.49%。,农村高于城市,女性较为多见,青壮年患者居多。战时发病率较平时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日军中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约占战时精神疾病患者的10%-25%,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本病患者占同期精神疾病患者总数的26.7%。
指导意见:
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需要做些心理治疗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一句二句就能说清楚的,要到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那里去治疗,把得病的原因找到,当然,我说的是通过精神分析的疗法,找到的病因不是你说的这些。
反应性精神障碍,传统精神病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是一组由严重精神创伤、持久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决定本病症发生、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①生活事件和处境;②文化背景;③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和生活信念。对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总结有如下几种——
(1)心理治疗: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如前面所言,反应性精神障碍病前都有较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是之为“心病”,而“心药”通常是指心理治疗,是临床上较常采用的治疗本病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巩固效,防止病情再度复发。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支持、帮助病人消除或正确对待有关发病的社会因素;助病人认识性格缺点,有利于健康恢复。主要过程为:
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病人分析并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再讲明本病的性质,使病人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解除顾虑,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给病人以安慰和保证,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环境治疗: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病人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3)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是讲究对症的,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保证病人的睡眠,对具有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病人,可选用弱安定剂,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延长生理睡眠时间,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泰尔登、氟哌啶醇、舒比利、氯氮平等。也可选用延长生理睡眠的药物,如溴剂、速可眠等药物,或者中药。
对急性起病表现兴奋,偏执或抑郁状态的病人,可分别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剂,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泰尔登及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剂量一般不宜过大。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应严加注意并进行几次电休克治疗。对不能主动进食,木僵和抑郁状态的病人,或幻觉、妄想和抑郁等症状显著而持久,身体虚弱者,应给予支持疗法,如鼻饲或静脉输液以维持必要的营养,必要时可配合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另外,对反应性抑郁及偏执者,如果经上述治疗效果均不佳时,可考虑用电抽搐或胰岛素昏迷治疗以及针灸治疗。
总之,治疗反应性精神障碍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以环境治疗,对于那些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配以药物或物理治疗,经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且复发率很低,仅有极少数病转人慢性状态。关于详细的治疗方法及过程,请咨询相关专家。
来源网址-
uhxqei6说:说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