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专家称网游是毒品惹了谁
今年7月17日,网瘾专家陶宏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抛出网络游戏是“毒品”这一观点,迅速引起极大反响,随后他与网络游戏玩家在网络上“舌辩”三个回合。玩家强烈要求陶宏开道歉,对其也进行了无限升级的人肉搜索,并对其学术背景也进行了一番质疑。
尽管遭到人肉搜索和短信、电话等恐吓,陶宏开还是表示不会道歉,并且对玩家提出来的所有质疑作出回应。陶宏开表示自己并非玩家们所说的‘首先’、‘唯独’地发现这些暴力色情的网络游戏是毒品,很多专家、学者、有关领导纷纷指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游戏就是精神毒品、电子鸦片、网络海洛因!针对玩家质疑他的专家身份,陶宏开表示“专家学者称号是人家给起的。”
同时,陶宏开还表示,自己只是说了个人的观点,他相信自己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意见。因为玩家们的威胁、恐吓和人肉搜索已经严重骚扰了他的生活,陶宏开认为玩家应该向他道歉。
一时间,网游到底是不是“毒品”在网上引起了争论。笔者认为,陶宏开的说法似乎有些片面。青少年之所以形成网瘾并非单纯地因为网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吧?
现如今,对于孩子的教育,多数家庭选择严格管教和溺爱这两个极端。而在这样的家庭,大多数孩子要么叛逆,要么放纵自己。同时,也有些家庭因为夫妻间婚姻的问题导致孩子无法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再加上一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不断地给孩子们施压,这都是孩子不得不去寻找宣泄和自我娱乐途径的重要原因。
网游,是一种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可以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因为网游的虚拟性和可实现个人虚拟成就,便成了青少年的一个主要的选择。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再加上游戏设计者的精心设计,网游在虚拟的互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的快乐。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网络,
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强烈要求加强网络监管,但不少地下黑网吧依然将大门向孩子们打开。有了这个网络“温床”,黑网吧的“橄榄枝”,孩子们便可以“享受”网游带来的“快感”。一些受不了网络游戏诱惑的青少年,便会逐步染上网瘾。
因此,笔者认为,网游不是“毒品”,因为它的本身是一种娱乐休闲的工具,重要的是接触者的自控力和动机。如果,家庭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学校让孩子不再对学习有种压力和负重感,孩子还会染上网瘾吗?还会通过网游中的虚拟成就来拥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快乐吗?如果,孩子在接触网游的时候,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控制,他们还会染上网瘾吗?
当然,那些富有暴力和色情的网游称不上是真正的网游,而是真正的病毒,因为,正是他们在祸害青少年。
那么,陶宏开称网游是“毒品”到底惹了谁?笔者认为,陶宏开此论一出,给了那些正“享受”在富有暴力和色情的游戏世界里的“问题”青少年们一记沉重的打击,也间接地打击了这种网络游戏的设计者、开发商和运营商。因为在“问题”青少年眼里,这是他们的快乐之源;而对设计者、开发商和运营商们来说,此论几乎要断他们的财路。
难怪网瘾专家陶宏开要遭到攻击和谩骂了!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