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戒网瘾学校是守护者还是摧残者

发布日期:2014-11-27 10:07:46 浏览次数:1595

两天前,记者实地探访了河南郑州一家戒网瘾学校,因为就在一个月前,这里曾有两名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一死一伤。目前,当地警方已对涉案的五名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而该校依然在正常招生培训。(6月16日人民网)

博强学校,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专家、孩子的第二家长。多么光鲜的广告,多么具有诱惑力的广告语,果如广告说的那样,这样的学校岂不是网瘾学生的福音,家长们最大的希望?这样的守护者,谁不理解、谁不支持。

然而,实际却事与愿违,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在这所学校里就学的学生,非但没有戒除网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成长的过程,却遭受了闻所未闻、令人惊悚的非人道摧残。以戒除网瘾为宣传口号的博强戒网瘾学校,究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还是摧残者,难道到现在我们的家长还不能认清吗?可悲的是在惨剧发生之后的20多天里,这所学校仍然在正常招生培训,让人非常不理解。难道说我们都麻木了吗?难道说孩子们一天天正在遭受的摧残都不能令家长们觉醒了吗?校方的良知哪去了?家长们的认知和理智哪去了?教育部门的监管哪去了?

悲剧的发生往往绝不是偶然,有其必然的因果性,也必有其一系列的关联性。近期在北京发生的9岁女童国学班学习四个月遍体鳞伤事件,不也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吗?抓住了当今学生家长盼子成龙心切,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的心理,一些不具备资质、不具备教书育人德才,靠疏通关系创办的所谓学生健康成长守护者的学校,拿着家长们高额的血汗钱,实质上却干着摧残孩子们的勾当。如此摧残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学校,怎么会让诸多家长心甘情愿的将孩子交给他们,这些家长们又怎会轻易相信他们。

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理念跑偏了,我们家长们太过于理想化了,太苛求孩子的完美性了。因而,才失去了本该具有的理性和判断力,在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上,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反坑害了孩子们的一生。

同样,我们的教育部门也难辞其咎,这样的学校能够堂而皇之的办起来,出事后还能办下去,这不能说不是对我们教育机构一个莫大的讽刺。试问开办这样的学校,你们把关了吗?审查了吗?发生问题你们迅速介入了吗?秉公处理了吗?你们反思了吗?所有这一切一切悲剧的发生,你们实际上就是间接的责任者。

孩子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更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最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长,从而才能接受良好的知识储备。他们需要真正的健康守护者,而不是这些伪专家、伪教育,更不应接受这样的非人道的摧残者。希望我们各方能够携手同心,共同反思整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真正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获取知识的空间,从而让孩子们能够拥有并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成为我们未来的希望。

周福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