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网瘾少年与家人共同参与干预治疗6周脱瘾

发布日期:2014-10-25 21:01:43 浏览次数:1595

为戒除网瘾,他们自愿参与了一个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和干预项目。该项目由北师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与干预中心经过两年开发,最新推出的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方案。该项目提出以家庭整体作为干预对象,从改变家庭结构、家庭沟通等角度,改变孩子网瘾习惯。

项目组成员刘朝莹博士认为,网瘾青少年跟家庭有很大关系,所以治疗网瘾要让家长参与进来。

该项目去年夏季曾在内蒙古进行,此次北京选在温泉二中,4名被查出患有不同程度网瘾的孩子和家长自愿参加了免费课程。从去年11月20日开始,他们每周六都来上两小时课。

昨天是最后一课。6周的时间,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渐渐发生着改变。

“俩人自始至终没话,连最简单的配合都做不到。”刘朝莹说,当时让家长和孩子配合做“同舟共济”互动活动,就是俩人都站在报纸上,将报纸一点点对折、折小,当报纸小到站不住两个人时,家长和孩子可通过抱着、背着的方式,站在报纸上。

“所有家庭都完成得很好,但他们父子,报纸刚折两下,就再也不肯做下去了。”

看到别人家的家长和孩子都很亲密,小南父亲当场说,“我有种失败感。”

回家后,小南发现,父亲变了。“他就来了一次,就能和我商量着说话了,不再一意孤行了。”

母亲觉得小南也变了,“以前十回能有八回不完成作业。这回回家先写作业了。”

“他通过课程意识到不应该成为电脑的奴隶,他的生活重心应该是学习。”刘朝莹透露,按照戒除网瘾的干预计划,在第一节课的“再定义”环节,让孩子看到网游消极的一面,让家长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不仅让孩子试图改变生活重心,而更多的是让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

“我特别感谢这次课程,变给了我一个好孩子。”在回顾环节,小南的母亲有些激动,从第一节课后,小南和父亲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父子俩脾气都不好,以前经常冲突,但自从上课以来,孩子一次都没挨过打。”

小南母亲说,第一节课后,就发现儿子回家先写作业了,问他为什么不上网玩儿了,他说,“突然觉得网游没什么意思。”

因为家庭情况,小南不能像一些家庭宽裕的孩子一样参加课外辅导班,因此,小南就抓紧一切课余时间,找课任老师辅导。“人家下课上厕所的时间,孩子都跑到老师办公室问题。”小南母亲说,孩子表现好了,老师最近非常关注他,督促他学习,老师的重视也给了小南很大激励。

在此前的第三次课上,母子俩在课程上定了份契约,他们通过商量制定目标及奖励,由在坐的其他成员签字见证。

小南许下承诺:周末按时做完作业,奖励上网两小时;第二,学习成绩上升奖励一部手机。母亲当场答应。

而随后的期中考试,小南拿到了全班11名的成绩。小南母亲说,刨去并列的,儿子成绩应该是第七。“把我们夫妻俩高兴坏了,他爸赶紧给他买了个手机。”

“他爸改变最大。”小南母亲说,上上周,当她心情不好想教训小南时,还被他父亲拉了回来,“他说是我的错,应该跟儿子道歉。”丈夫这一小小的反应,却让小南母亲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脾气不好的他从没这样过。

刘朝莹认为,小南父亲原本是家里的最高权威,但现在,他逐渐将自己摆在了公平的位置上。

课程最后,按照方案设置的环节,刘朝莹让每对母子、母女对坐,拉着双手,看着对方的眼睛说,“感谢你为了我……”“为了家庭的温暖,我愿意做……”

母亲拉着小南,贴近他的脸,说,“感谢你今天为我盛饭、端饭……为了家庭的温暖,我什么都愿意为你做。”

小南说,“感谢你为我做这么多……为了家庭的温暖,我愿意少上网玩游戏,认真学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