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14-10-05 04:10:02 浏览次数:1595

朱预

[摘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黄种人的少见病,男女病人之比为3∶1。定性诊断为血钙高于2.7 mmol/L,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测定更可确定。定位诊断B超、CT均可,99TcmMIBI阳性率可达95%。治疗全靠外科手术。腺瘤多为单发,定位后摘除即可,术后出现低血钙为成功的标志。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可位于颈总动脉鞘内、胸腺内和前上纵隔等,后者常需剖开胸骨后摘除。甲状旁腺增生则做次全切除。再手术的原因可以是首次手术遗留或新长一个,定位后摘除,如为甲状旁腺癌复发,亦可局部再手术,加附近淋巴结清扫;高血钙危象可先大量输液给利尿剂和降钙素后作急诊手术。现在国外有用局部酒精注射,使腺瘤坏死,和特制小腹腔镜手术摘除的,均在B超定位下同时进行,效果很好。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异位病灶; 高钙危象; 甲状旁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 R582+.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5-6483(2000)04-0238-03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的发病率,白种人和黄种人差异很大,欧美的文献报告白人可达1‰,停经后的妇女发病率更高,而黄种人原发性甲旁亢是少见病,以日本为例,在几次亚洲内分泌外科讨论会上,报告病例很少,韩国也是如此。我国各地报告总数不超过千例,北京协和医院积累的病例为亚洲最大一组,也不过170余例。本病男女病例之比在国际上是1∶4,我国337例统计,男女之比为3∶1。因为本病是少见病,在诊治上很多单位缺乏经验,本文在诊治方面,尤其后者,介绍一些自己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原发性甲旁亢的诊断

一、定性诊断

正常情况下,甲状旁腺的分泌受血中钙离子浓度调节,甲旁亢时高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同时存在。故原发性甲旁亢一定有高血钙症,当然高血钙不一定都有甲旁亢,据我们的经验,血钙水平高于2.7 mmol/L,即可认为是高血钙,如能用血清游离钙值更好,我院的正常值为(1.18±0.05)mmol/L。仅高血钙尚不能定为甲旁亢,在国外发达国家都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国内多采用进口试剂盒,价格昂贵且病例少,很多医院不用。我院内分泌科采用氨基端PTH测定,病人血中PTH通常比正常高3~4倍,但也是由于费用大,应用受限,幸而此法并非必需,因为定位方法很可靠。

二、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在于不仅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制定手术方案,也可以有助于判断增生或腺瘤,单发或多发腺瘤以及异位的肿瘤。由于这些方法已经成熟,我国的病人就诊较晚,病变较大,诊断成功率就很高。有些方法如选择性动脉造影、经股静脉上腔静脉、无名静脉、两侧颈内静脉插管等方法测PTH,皆因侵入性而多不用。85%的甲旁亢均为单个腺瘤,B超颈部定位经济实用,CT较B超更为清晰。现在我院常用99TcmMIBI,阳性率在95%以上,尤其对位于胸骨后,B超、CT不易发现者,此法最好。有了高血钙症加上定位诊断确定的病变所在,一般单位就不需作PTH测定了。

原发性甲旁亢手术的一般性步骤

一、麻醉

国外几乎一律用气管内插管全身吸入麻醉,我院则反之,除个别外均采用病变侧颈丛麻醉,对侧则用0.5%~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注射浸润麻醉。我们方法的优点为费用大为降低,麻醉效果满意,病人恢复快,术中可和病人对话以了解喉返神经功能,有利于避免损伤。但在极个别病例,因长期脱钙形成多发性肋骨病理性骨折病人,宜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作气管切开及给氧,可避免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我院有过经验教训。

二、切口的选择

考虑到美观问题,尤其是女病人,切口均采用低位颈部横弧形切口,即使术前定位甲状旁腺肿瘤位于上甲状旁腺亦然,因为只要解剖适当,显露并无困难,如为胸骨后纵隔的肿瘤(亦有增生),则必要时需剖开胸骨,这种病人幸只很少量,技术上亦无困难。

三、正常部位甲状旁腺的病变探查

1.在术前已定位的基础上,先探查术前较肯定的病变侧,显露甲状腺要充分,有的病例要切断一侧颈前肌,多数不需要。甲状腺中、下静脉,予以切断结扎,可把甲状腺翻起,充分显露其后面,极大多数情况下即可发现病变,要注意勿损伤喉返神经。位于下极的病变,有时要切开脂肪囊、包膜,发现腺瘤后予以摘除,注意其供血的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予以切断缝扎。然后再探查同侧另一个腺体的部位。通常已经萎缩,手术主要部分结束。是否送冰冻切片作病理证明,在经验少的单位,还是送验可靠。我们因为经验多,一般不需作冰冻切片,判断可无问题。少数病例为多发腺瘤,位于两侧,则两侧都要探查,麻醉仍用一侧颈丛,一侧加局麻即可。因为术前已经定位极大多数甲旁腺瘤一侧探查即可,我们已有120例单侧探查的成功经验,关键在于术前定位。

2.下甲状旁腺瘤虽然正常应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方,而在我们实际的病例中发现常常位于甲状腺下极的下方,而又非胸锁关节后或前上纵隔,这可能是由于腺瘤的重力因素,病程较长,由原位于甲状腺后而下降到甲状腺下,这是容易发现的部位,操作上亦无困难,甲状旁腺增生由于都不会很大,正常双侧四个腺体都大而不足下坠,探查双侧部位并无难处。

异位甲状旁腺病变的手术问题

一、颈部切口可达的异位旁腺腺瘤

颈部切口可达的病变包括:①颈总动脉包膜内的腺瘤,极个别的在颈总静脉外侧。②胸锁关节后的腺瘤。③胸腺内的腺瘤,有时可以为多发的小腺瘤。④气管食管沟处的腺瘤。在术者探查正常部位阴性时,或术前MIBI等定位诊断拟诊者,应探查上述部位,这种病例很少,技术上并无困难,经前述颈部切口应无问题。另外约有1%~3%的甲状旁腺腺瘤位于甲状腺内,术中切开甲状腺摘除,送冰冻切片可以确定。

二、需要剖开胸骨的前纵隔内异位的病变

多数情况下为腺瘤,很个别的是增生,均需气管内插管全麻下剖开胸骨切除病变。如为腺瘤,切去即可,如为增生,增生病变应作次全切除,通常切除左右上两个,左右下两个作大部切除。即保留部分腺体,极个别病例可作全切除和增生腺体自身前臂肌肉移植,并用金属探记,如以后仍有甲旁亢,局麻下即可再摘去部分移植腺体,一般应移植多些,以防移植不足或部分死亡而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我们倾向于作次全切除。

三、后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瘤

是极少见的异位病变,我院曾有1例,因为这种病灶位于后纵隔,剖开胸骨仔细检查,仍不能发现,但MIBI两次定位和临床表现皆肯定为甲旁亢,此种病灶需开胸在食管后方仔细寻找才可发现。

甲状旁腺肿瘤再手术的问题

甲状旁腺增生,一般的次全切除后极少需再手术的。而甲状旁腺肿瘤,包括良性、恶性均有再手术的可能性,据我院经验,有15%的病例需再手术,目前至少已有24例。

一、再手术的原因

1.同时左右双侧各有一个肿瘤,因单侧探查而遗漏了一个,这在MIBI应用以前我院曾发生过1例,以后就未再发生过,但经验不多的单位有遗漏而转来我院的有多例。

2.原发肿瘤位于纵隔深部,第1次颈部探查阴性,纵隔探查无经验而转院治疗的。我院有多例,文献上亦有同样报道。

3.第1次手术后若干年,又新生一个腺瘤。

4.甲状旁腺癌,第1次手术后局部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

5.个别情况如我院有1例甲状旁腺癌术后颈部复发,再手术后多年,双肺出现单个转移灶,临床发现高血钙危象,我们分次作开胸、肺转移灶切除术,解决了临床高血钙危象,延长了生命。

二、再手术的方法

1.术前定位要确切,应用MIBI法可解决,可避免再手术时广泛的颈部剥离显露。

2.原切口进入,在患侧可逐层直接切开进入肿瘤所在部位,尽量避免如首次手术逐层解剖游离,以避免因上次术后粘连剥离而引起广泛渗血等不利点。

3.可直接从甲状腺外侧,再后侧进入病灶区进行贴肿瘤剥离,但如为恶性,则应包括周围组织及可见的淋巴结,有的需切除部分紧贴的甲状腺,患侧喉返神经常不能保留。

4.纵隔内病灶,需剖开胸骨者应无问题,因患者多有骨质疏松,但要小心先作纵隔后钝性剥离胸骨,避免剖胸骨时因以前手术的粘连损伤无名静脉。

5.多数情况下再手术应在有经验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主刀,切下的组织应作冰冻切片,以免有时误把肿大的淋巴结或者因粘连而分不清界限,把甲状腺内的结节当作甲状旁腺肿瘤。

高血钙危象的处理

当甲旁亢所致的血钙浓度高于3.5 mmol/L时,临床可因高血钙而出现高热脱水休克昏迷等症状,也可因多尿脱水以致肾功能衰竭,治疗的要点如下。

一、大量输液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1.大量输液,可输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总量4~6 L/d,要勤测电解质,包括钾、钠、镁、钙,了解排钙情况,补充钾、钠、镁,一般宜每4~6 h测一次,视病情而定。

2.大量输液易引起右心衰竭水肿等并发症,在输入一定量后,开始给予利尿酸钠,每2~4 h 50 mg静脉注入一次,或速尿40 mg,每2~4 h静脉输液时滴入,血钙下降后减量,一切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血钙下降水平及时予以调节,争取在24 h内血钙下降至少0.5 mmol/L。

3.根据病人情况输液时测中心静脉压,危重病人可经中心静脉输液和测压,但一般周围输液后反应良好的,可以不用中心静脉插管。

4.降钙素的应用,理论上很好,我们几例均用了降钙素,但最重要的是输液和利尿,在此基础上用降钙素400~1000 U/24 h,视血钙下降情况调节或停用。

二、急诊手术治疗

一般在血钙下降到3.75 mmol/L,全身情况好转即可手术,由于这种情况几乎都是大的腺瘤所致,在颈丛或局麻下即可摘除,解决根本问题。术前B超或MIBI定位是必须的。如情况不是危急,经大量输液利尿,血钙下降,病人年老,前述治疗可以作3 d的术前准备,手术安全性更大。我们已有7例经验,除第1例急诊来院,在急诊室输液,因来时已昏迷、休克,未到24 h即死亡,尸检才发现为甲状旁腺瘤。以后6例全部获得成功,现在多数医院已认识此问题,高钙危象也少见了。

其他

一、甲状旁腺腺瘤酒精注射坏死疗法

酒精注射甲状旁腺腺瘤,使之坏死达到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目的,日本在多年前已有报告,最近美国Mayo-Clinic的Herman等报告,1987~1998年的11年内只做了36例局部酒精注射治疗甲状旁腺腺瘤,本法的适应证归纳文献意见为:①年老,有不耐受手术情况,Herman组平均年龄为65岁;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再手术,技术上有困难,易有并发症,而此次病变定位肯定,如MIBI或B超检查发现有一个残留或新生的病灶;③病人自愿选择。酒精注射的具体方法相当简易,在B超下定位,局部各层次注射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2 ml注射器以25号细针头,用95%的纯酒精直接注射到腺瘤内,在B超下可见酒精在腺瘤内的分布,可多方位地向腺瘤内注入酒精,争取一次达到完全的腺瘤坏死。Herman一组小的腺瘤注入酒精平均为0.6 ml,一般不超过1 ml。酒精注射效果,29例全部消除腺瘤,7例为大部消除,注射后2例有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4例有短期低血钙症状,随诊平均16个月,12例(33%)血钙正常。对于再有血钙升高,B超发现腺瘤再长大或另有新的病灶,可以再次用酒精注射,用Doppler超声定位,可见血运丰富的腺瘤。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个别病例可以考虑采用,对绝大多数病人仍以手术治疗为宜。

二、腹腔镜技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

1998年意大利的Miccoli等人报道了39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在腹腔镜技术下切除了甲状旁腺腺瘤,这一经验值得学习。这一组病例为13个月内65个总病例数中选择出来的,应用腹腔镜技术的指征为:①术前B超发现为单个腺瘤;②没有结节性甲状腺肿;③以前颈部没有作过手术。术前的腺瘤定位也用MIBI,腹腔镜不充CO2气,可避免皮下气肿及气栓。39例全部成功,术后PTH全部降为正常。这种手术列为门诊手术,从手术的难易度、安全性及费用三方面而言,都是好的。我国尚未开展,我认为这种手术应予开展,开始选择适当的病例。Biccoli报告的病例平均大小直径为22 mm(5~30 mm),我国所见的病例偏晚较大,但容易操作。如为胸骨后前纵隔的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的摘除,可以免去剖开胸骨的复杂性,可以不用全身麻醉是其优点。

三、甲旁亢可以是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或Ⅱ型的组成部分,在处理原发性甲旁亢时要注意这些问题并相应处理,一般可先解决甲旁亢。

四、孕妇原发性甲旁亢

怀孕妇女因胎儿需钙而失钙加速,胎儿因钙易通过胎盘而引起胎儿高血钙,使胎儿钙代谢严重紊乱,如怀孕在3个月以内,应尽速为孕妇手术,如超过3个月,根据情况必要时应中止妊娠,以免生育不良婴儿,在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应重视这方面的考虑。

[作者简介]朱预(1927-),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预(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上一篇文章: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7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