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隐睾症的伤害

发布日期:2014-11-07 16:16:39 浏览次数:1595

男科专家解析,隐睾症是一种通常的先天性天性畸形疾病。又称睾丸下降不全。胎儿出生后,约有3%左右的新生儿的睾丸下降不全,但通常在出生后l~2个月内降入阴囊。若出生半年后,一侧或双侧的睾丸仍不能降入阴囊,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管内或外环口四面,则称之为隐睾症。

隐睾也称睾丸未降或睾丸下降不全,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能够为单侧也可能双侧隐睾,据统计,早产儿的发作率高达30%,约80%的患儿在腹股沟可摸到隐睾,约20%的患儿不易找到隐睾。发生隐睾后,当时对患儿没影响有多少种,但问题重症。睾丸是人体产生精子的器官,阴囊则是*相宜其正常滋长发育的场所。若睾丸因种种原由未能达到阴囊而停留在另外部位,而这些部位的温度及生化环境又不利于睾丸的滋长发育,睾丸就会发育不全或根本就不发育,不能发扬生精生养功能,可导致生养能力下降或不育。

并非一切出生后阴囊内无睾丸的孩子都将发生隐睾,出生后6个月内仍有一部分孩子的隐睾能自行下降到阴囊。但一般出生后6个月隐睾仍未下降的话,自行下降的机会已经很少。出生后10个月仍为隐睾者应开始诊断。首先进行激素诊断,常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有作用率达30-40%。激素诊断的效果与隐睾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位置越低效果越好。激素诊断无效时,应采用手术诊断。为了将隐睾导致的损害降到*低,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有资料表明,经手术诊断后的隐睾病人,其生养能力随手术年龄不一样而有很大差别:2岁前手术后生养率为87.5%,3-5岁手术后的生养率为57.1%,13岁后手术的生养率只为14.3%。可见,手术年龄对日后的生养能力有决定性意义。睾丸固定术应在1岁之后,2岁之前进行。现已证实,隐睾从2岁起就开始受到损害,所以手术年龄以2岁左右*为合适,也可提早,但绝不应过晚,以免错失良机。

男科专家解析,睾丸内精子的成熟需要适合的温度,而阴囊的温度是*相宜的。有隐睾的孩子在婴幼儿时不会受到影响,但2岁之后睾丸开始发育,使得精子无法产生,到青春期后睾丸反而萎缩,尤其是双侧是不育症的主要原由。另外萎缩的睾丸轻易发生恶化。隐睾的主要诊断方法是睾丸固定术。由于隐睾病人的生殖细胞很早受损,在2岁末即可发生,所以手术应在2岁前完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