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口臭的原因是什麼
口腔疾病:患有齲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其分解產生出了硫化物,發出腐敗的味道,而產生口臭。
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導致許多胃疾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口臭發生率明顯高於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門螺桿菌後,口臭癥狀明顯減輕。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直接產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唾液分泌減少:節食減肥,或因病不能進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厭氧菌生長,因此發生口臭。
少女口臭:有些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較低時,口腔組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
不良的情緒也會導致口臭:關於口臭與情緒的關係,祖國醫學中早有描述。如清代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說:「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或勞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為火灼口臭。
一些金屬(如鉛、汞)和有機物中毒的病人口腔內會有異常的氣味。
節食減肥,或因病不能進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厭氧菌生長,因此發生口臭。
能使使唾液分泌減少的藥物,如某些鎮靜葯、降血壓葯、阿托品類葯、利尿葯以及具有溫補作用的中藥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昏迷患者,以及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鼻竇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肺囊腫等,亦可能引發口臭。
長期的便秘,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脹、食慾減退、易怒等自體中毒癥狀。
晚餐太「重」,吃得過飽或進食肉類、油膩食物比重過大或辛熱刺激性調料用量過大,濃香有餘、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時間過短,睡覺時胃中還存留著過多食物等等。
心理壓力過大,經常性的精神緊張導致身體副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反射性地出現消化腺,尤其是唾液腺分泌減少,導致口乾,從而有利於厭氧菌生長,而產生口臭。
精神因素。本無口臭,醫生和其他人也聞不到臭氣,但患者堅持說自己聞到自己有口臭,並「發現」別人「老是躲著我」、「不與我交往」、「說話的時候離我遠遠的」,他人偶然抓抓鼻子,摸摸臉,就堅持認為「他們聞到了我的口臭,剛要去捂鼻子,但礙於我的面子,怕我難堪,即轉而用『抓鼻子,摸摸臉』等動作來掩飾」。他們具有神經質、強迫症傾向,多見於疑病性神經症。
治療方法
治療口臭的方法:
如果是由於食用食物的關係引起的口臭,首先要注重口腔衛生,堅持每天早晚刷牙,飯後使用具有殺菌消炎功效的漱口水,使牙縫裡的食物殘渣徹底清除乾淨,預防細菌衍生,並有效地消除口腔中的煙味酒味。
如果是胃熱上蒸引起的口臭,主要表現為口臭,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赤爛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可選用黃連上清丸、三黃片或牛黃清胃丸。
如果是腸胃食積引起的口臭,主要表現為口中酸臭,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舌淡苔厚濁膩,脈滑。可選用保和丸、大山楂丸、木香檳榔丸,或復方雞內金片。
口臭而兼見鼻干,乾咳。當清潤肺臟,宜用清燥救肺湯(石膏、桑葉、杏仁、枇杷葉、人蔘、麥 冬、阿膠、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
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肌肉跳動,爪甲不華,為肝之陰血虧損。當補益肝之陰血。用酸棗仁湯(酸棗仁、茯神、知 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加減治之,其效頗佳。
口臭而兼見腰腿酸軟,多夢遺精,口乾咽燥,夜間尤甚,為腎陰虛損,相火妄動之證。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久服必驗。
即在每天睡覺的時候,用半杯白酒,加白開水使滿,睡覺時喝一大口(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酒杯),使酒液在患牙處停留,含漱5分鐘以上,吐掉或咽下均可。中午午睡時也照這樣做。堅持半月到一月,就可以明顯見到效果。
取甘草30片,蘋果一個切成塊,香菜20棵,一起下鍋(砂鍋),放兩碗半水煎成一碗左右。棄渣取其汁,稍涼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一天一次,連服5天。
取藿香(鮮品尤佳)15克,蒼朮10克,加水煎取藥液500毫升後,再放入冰片1克溶化。然後每天含漱3-4次,至痊癒為止。
預防口臭
預防口臭的方法:
清牙:早晚徹底刷凈牙齒,電動牙刷比普通牙刷更有效。此外,每日用一次牙線徹底清除藏在牙縫內的牙垢。
許多人都忽略了舌頭,其實舌頭表面覆有許多小突起,在這些小突起下藏著許多細菌及菜屑,它們也是口臭的來源。因此,當你刷牙時,最好用牙刷輕輕掃過舌面,以清除殘留的食物及細菌。
口氣清新劑。口氣清新劑可以及時有效地除去口腔中食物代謝物引起的臭味、因輕度鼻竇炎造成的異味和吸煙導致的口臭等。可以先喝幾口清水,噴上口氣清新劑後合上嘴數秒,便能令口腔保持數小時的清新。
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特別是注意剔除殘留在牙縫中的肉屑,這類含蛋白質較高的物最易引起口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