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症状
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与管状淋巴管炎。管状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下肢更常见。淋巴管炎使管内淋巴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周围组织有炎症变化。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表皮下可见红色线条,中医称红丝疔。病变部位有触痛,扩展时红线向近心端延伸。皮下深层的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有条形触痛区。两种淋巴管炎都可以引起全身性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取决于病菌的毒性和感染程度,常与原发感染有密切关系。
急性淋巴结炎发病时先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和触痛,扪诊时肿大淋巴结可与周围软组织相分辨、表面皮肤正常。轻者常能自愈,炎症加重时肿大淋巴结可扩展形成肿块,疼痛加重,表面皮肤可发红发热,并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加等全身反应。淋巴结炎可发展为脓肿,少数可破溃出脓。
急性淋巴管炎应着重治疗原发感染。发现皮肤有红线条时,可用呋喃西林等湿温敷;如果红线条向近侧延长较快,可在皮肤消毒后用较粗的针头,在红线的几个点垂直刺入皮下,再以抗菌药液湿敷。
急性淋巴结炎未形成脓肿时,如有原发感染如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应治疗原发感染灶,淋巴结炎暂不作局部处理。若已形成脓肿,除应用抗菌药物外,还需切开引流。先试行穿刺吸脓;然后在局部麻醉下切开引流,注意防止损伤邻近的血管。如果忽视原发病的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常可转变为淋巴结的慢性炎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