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日话防暑 警防空调病
中国江西网8月8日南昌讯(梁静 符艳 报道)盛夏热浪来袭,降温防暑成为市民的头等大事,现在很多家庭、办公场所以及超市、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大量使用空调,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高温时节户外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暑降温,警防高温中暑;室内使用空调降温应适度,不能过度贪图凉快,静动平衡,合理安排生活,预防“空调病”的发生。
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会出现一些皮肤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
最适宜的空调温度
家庭室内空调温度究竟该如何设定?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通常情况下根据体质不同,空调在24—27℃的情况下人体觉得较舒适,但空调最好根据个人体质调温。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婴幼儿,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8℃左右,但不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专家建议最好先用扇子、电扇等降温,增进身体适应炎热气候的能力。当使用扇子、电扇等不足以抗御高温时,再使用空调。
骤冷骤热 最易得病
夏天人们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室,呼吸道受刺激易发生痉挛,引起咳嗽、流涕、发烧。而且,从炎热的户外走到冷气大开的室内,因为出汗时汗孔、毛细血管都处于张开状态,突然遇冷时急剧收缩,很容易感冒、中暑。反之,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毛孔处于收缩状态,突然来到闷热的房间或户外,毛孔不能及时打开,也容易生病。专家建议,从户外回到空调房时,最好将空调先调到较高的温度而后逐渐调低,让身体慢慢适应,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差别不超过5℃-6℃。从空调房到户外使用时,应提前半个小时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以适应室内外温度变化。
预防为主 重视治疗
现在很多人过度依赖空调,出现空调病会直接当作感冒处理。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空调病的初期症状跟感冒类似,会出现鼻塞、咽痛、咳嗽甚至发烧的症状,但空调病并不能用抗生素来治疗,市民不能依平时经验擅自用药。要预防空调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夏季可选择清晨和傍晚不会太晒的时候运动,而且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易消化的粥水,及时补水。
此外,高温天气室外作业者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尽量远离热源,工作时段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绿茶,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八月又时值暑期,学校和家长应进一步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和监护,注意游泳安全,防止游泳溺水事故发生。
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中国江西”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江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