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夏季空调病
严防夏季“空调病”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4-07-29 00:00:00
闷热的桑拿天气让人苦不堪言,随之而来的空调病更是火上浇油。据报道,上海市由于近来持续高温,“空调病”急诊病人剧增,日门诊和急诊量已超过30万人次。病人普遍反映感到疲倦、乏力、皮肤干燥,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头疼、咽喉疼痛、咽干不适、神经痛、胃肠不适等,严重的出现高烧、急性肠炎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这种情况在北京、天津、广州等一些城市都有发生。专家分析,随着灾害性气候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空调的迅速普及和家庭轿车的发展,“空调病”作为现代文明病会日趋严重。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宋广生主任分析,产生空调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密闭的建筑环境。据调查显示,密闭的建筑使室内物理、化学、生物的污染因素浓度增加,不易散发出去,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空调本身的原因。空调内部是个阴暗潮湿的环境,正适合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流感病毒生活。军团菌也专门喜欢在空调器中生长繁殖。它们隐蔽在空调器内,不断通过循环气流进入室内空气中,弥散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使长期生活在空调室的人染上流感、扁桃体炎、肺炎等。
房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现代办公室或居室内的建筑污染、装饰装修污染和办公家具和用品污染,在炎热的高温下,释放量不断增加,造成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
人体本身的污染。因为人体每时每刻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本身也是个污染源。平时在空气流通的房间里感觉不明显,可是进了空调房间情况就不同了,门窗都是紧闭的,时间一长,或者房间内人多,原有空气中的氧气大量消耗,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又不断在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就会加剧。
另外,家庭轿车内的环境污染,也是造成夏季空调病的原因之一。
近日,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发布今年第七号室内环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科学使用空调,预防“空调病”。警示建议:
1.进入房间和车内打开空调后,不要急于封闭门窗,最好过一刻钟以后再关闭门窗,这样可以有利于空调器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散发,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打开空调后,要注意合理调整室内外温差,室温宜设定在24~28℃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
3.使用空调的时间不能太长,有条件的最好经常开窗换气,以降低室内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新风量。
4.长期在空调房里工作和生活者,应经常到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并多做运动,多喝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5.及时检查空调器并做到及时清理;对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和定期清洗,如发现传染菌,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菌感染的危险性。
6.不要坐在空调的排风孔附近,因为那里是不洁空气的必经之路,空调吹出空气中的悬浮物和螨虫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7.长时间驾驶和乘坐家庭轿车或者空调车也容易得空调病。
8.为了保证合理使用空调,应该定期进行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螨虫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
本报记者 曾祥素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39548。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或传真至010-84618470,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我要评论查看评论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