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的诊断鉴别
(5)胸膜改变(包括增厚,粘连,钙化),尘肺合并症或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尘肺),则均有相应代号记录。
(6)关于各期(+)为了有利于病情的动态观察,在各期内分别增加0+,Ⅰ+,Ⅱ+,Ⅲ+,并非独立分期。
对于矽肺来说,接触含矽量高和浓度大的粉尘时,往往以圆形和类圆形阴影为主,最早出现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并逐渐向上扩展;也有首先出现在两上肺 的,在含矽量低或吸入混合性尘的情况下,多以类圆形阴影为主(即所谓网状阴影),矽肺的大阴影是局部阴影增多,密集,最后融合,常见于两肺上野外带,轮廓 清楚,两肺对称呈翼状或八字形,融合块向内向上收缩,使肺门牵拉移位,肺门阴影常增大,增密,有时出现淋巴结蛋壳样钙化,是淋巴结包膜下钙质沉着 所致,肺纹理增多,增粗。
(二)实验室检查:矽肺一般常规检查无特殊意义,血清蛋白己糖,氨基己糖,粘蛋白,免疫球蛋白,铜蓝蛋白以及尿羟脯氨酸等常有增高趋势,但大多为非特异性,正常范围波动又大,其临床价值不大。
(三)肺功能测定:因肺组织代偿功能很强,早期患者肺功能损害不明显,随肺纤维组织增多,弹性减退,肺活量减低,随病情进展,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通气量也减少,残气量 及其占肺总量比值增加,肺气肿越严重,这些改变也越明显,且引起弥散功能障碍,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肺功能测定在诊断上意义不大,但可作 为矽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
需与矽肺结节影相鉴别的疾病有以下几种: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节病,肺泡微结石症及结缔组织病等。
无职业接触史,儿童多见,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一部分,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有时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X线胸片显示双肺野均匀分布,密度和大小均匀,边缘清楚的粟粒状阴影,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而矽肺临床表现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小结节阴影在胸片上表现密度较高,同时有职业接触史。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有左心衰竭病史,无职业史,以反复发作咯血,气短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贫血为特点,有杵状指(趾),脾大等体征,胸片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布不均匀,一定数量的细结节阴影,密度大,伴有少量条索状阴影,晚期出现广泛肺间质纤维化,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查到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往往有心脏病体征。
为原因不明,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许多脏器,但多发生在肺部及胸内淋巴结,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体征,Ⅱ期结节病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Ⅲ期结节病肺部呈现纤维化改变,而肺门肿大淋巴结消失,纤维化阴影中常混杂有肉芽肿的阴影,病变广泛者可出现肺脏皱缩,膈肌升高,肺门上提等,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片,胸CT改变,组织学活检及Kvein试验阳性,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脏器病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结核菌素皮试阴性或弱阳性可作为参考指标。
往往有家族史,多无粉尘接触史,X线胸片上两肺满布细砂料状阴影,大小在1mm左右,边缘清楚,以肺内侧多见,肺门影不大,肺纹理无明显变化,病程进展缓慢。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