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与OSAS
鼾症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呼吸的气流改道,大部份气流没有经过鼻腔,而是经过口腔进出咽喉腔气道路。特别是呼气时,气流冲击口咽软腭振动以及吹击咽峡和口腔粘液颤动,形成一种特别的声响。医学上称就为鼾症,俗称打鼾或打呼噜。鼾症作为一种疾病,已广泛受到重视,因为已危及鼾症病人的健康,以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舒适度。
鼾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百岁高龄,都可以出现,但有特发人群,如儿童,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人群,发病率较高。鼾症的发病率男性约为15-17%,女性约为13-15%,因此,鼾症相当普遍。
鼾症约一半的人能自我感觉到,当然也由旁人或他人感受到,但有一半的人仅能由旁人或他人感受到。这就是所谓鼾他人不鼾自已。
关于鼾症的定义和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的关系。目前定义有点紊乱,专家意见不一,有的医学专著将鼾症的定义和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合而为一,有的截然区分。严格来说,是有区分的,鼾症不缺氧或轻度缺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合则有明显的缺氧—低氧血症。为了顾及彼此,我们采用通俗的名称—鼾症。但有时出现打鼾蔽气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称谓,那是有所则重和强调。
鼾症的发生形式有规律性和无规律性。前者的鼾声响度不大,打鼾频率大致均匀;后者鼾声如雷,高低不一,有时口冒泡沫,所谓瀑鼾。无规律性的打鼾易演变成蔽气,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鼾症本质上是一种疾病,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是病理现象,因为均有轻重不一的缺氧,即低氧血症。所以鼾症患者不要有认识误区,更不要认为打鼾是福,确实是病,是非健康状态。要认真对待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随着鼾症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发现令医学界震惊的现象:许多疾病,许多说不清道不白的疑难杂症,其源头可能来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能因为缺氧和低氧血症。氧是人类生存的底线,从这一生存底线解释鼾症的危害,已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鼾症引发的疾病椐统计,达二十多种,实际上远不至此。主要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脑系疾病,如脑血管异外,精神系疾病,如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下降,性格改变;呼吸系减病,如反复支气管-肺部感染;消化系减病,如返流食管炎;内分泌疾病,如性功能下降,小儿发育障碍;病全身性减病,如多器管进行性生理性裒退加速。此外,对自已与家庭是不适调因素,对社会容易造成交通和生产安全事故。
关于鼾症的治疗。对鼾症患者要认真检查和全面评估,要进行个性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有耐心,因为鼾症治疗不是一挥而就的事。也不要希值过高,因为一些方法效果有限。
鼾症病人要学会自我保健,自我预防加重。如减肥,不嗜酒,睡前不喝茶和咖啡,少服镇静药,选择舒适卧位入睡,宽衣松带睡觉。这些措施至少能减轻打鼾的程度。
对于鼾症,要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鼾症是能够治疗,也可以预防。
2 .鼾症发生的原因
鼾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上气道,包括鼻腔-鼻咽腔-咽腔病变,构成呼吸阻力,逼迫呼吸改道,经口腔呼吸,从而引发鼾声。
常见的病变有如下所述。
鼻腔及咽、喉部病变: 鼻中隔偏曲畸形,鼻息肉,肥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腔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鼻腔踏陷,前鼻孔狭窄,鼻腔半闭锁或闭锁;鼻咽肿块,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狭窄;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或肥大,咽腭弓后内移位,咽部肿瘤, 会厌炎,会厌囊肿,会厌肿瘤,声门上水肿,声带麻痹,喉埃,喉软骨软化;以及颈部的甲状腺肿和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肿块压迫等。
口腔病变:
以舌部病变影响为甚,如巨舌症,舌肿瘤,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继发于粘液性水肿的舌体增大,用咽瓣修复胯裂的部分病人; 某些先天性领面部发育畸形如Piene—Robin综合征,其特征为小颌、硬腰高拱、舌下垂等; Prader—Willi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肥胖,面部畸形,Down综合征,有鼻梁低平,上颌发育不全、下领圆小;Treacher—C011ins综合征,表现为下颌与面骨发育不全,小颌畸形;、 Crouzon综合征,主要有颅面骨发育不全,鼻梁低宽,钩形鼻鼻孔,鼻腔狭小,鼻中隔偏曲,上颌下陷,上唇短缩,硬胯高拱,下颌骨大而突出等。 Hurler—Scheie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主要特点为颊后缩(小颌)颈颌部病变,如颌间瘢痕性孪缩,颌口底肿瘤,咽侧肿块;
全身性疾病:
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性咽峡炎,女性绝经期后的内分泌紊乱以及肥胖症等,均易引起鼾症;肥胖者易发生鼾症的原因可能为:此类病人舌体肥厚,且软聘、悬雍垂和咽侧壁有过多的脂肪雍积,易致气道,特别是鼻咽狭狭窄,形成呼吸阻力;
肺的体积变化也与咽腔开放程度相关,肥胖者能明显减少肺体积,从而产生肥胖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此征可能是腹腔脂肪的增多导致其容量增加,使横幅升高,又因脂肪沉积在隔肌和肋间肌,降低了呼吸动作的力度,故易引起本征。
大脑中枢性疾病,如脑中风,重度脑萎缩,昏迷,脑外伤,周围神经麻痹,如咽肌麻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