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丝虫病的病因

发布日期:2014-10-07 23:29:48 浏览次数:1600

(1)病原:斑氏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相似,细长如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异体。雌虫胎生幼虫,成丝状活动,称微丝蚴。微丝蚴从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后,白天多藏匿于肺的微血管内,夜间进入周围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夜周期性。

(2)传染源:带微丝蚴的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传播途径:雌蚊叮咬传播。

(4)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

(5)流行特征:5~10月为丝虫病感染季节。在温暖的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感染。丝虫病的发病和病变主要由成虫及传染期幼虫引起。传染期幼虫经蚊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内发育成为成虫,幼虫和成虫代谢产物,引起全身过敏反应与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表现为急性期的丝虫热,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由于淋巴系统炎症反复发作,则导致慢性期淋巴管阻塞症状、淋巴管曲张、乳糜尿、象皮肿等。

如果您已了解完该疾病的病因,您还可以去看看:

症状

化验检查

治疗方法

枸橼酸乙胺嗪片

用于治疗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罗阿丝虫感染,也用于盘尾丝虫病。对前三者一次或多次治疗后可根治,但对盘尾丝虫病,因本品不能杀死成虫,故不能根治,亦可用于热带嗜酸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对蛔虫感染也有效,但已为其他更安全、有效、新的抗蠕虫药所取代。

海正麦克丁

适用于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及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

苏拉明钠

主要用于治疗早期非洲冈比亚和罗得西亚锥虫病。也可用于治疗盘尾丝虫病,最好与乙胺嗪合用以达到杀微丝拗的作用。本品对班氏、马来丝虫病无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