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发热腰痛小便减少 秋冬季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峰 需要警惕

发布日期:2014-10-18 16:23:37 浏览次数:1595

发热腰痛小便减少 秋冬季是流行性血热高峰 需要警惕发布日期:2013-12-18 06:34日前,浙江省中医院急诊室来了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张女士,几天来,张女士先是莫名其妙地发热,不咳嗽不拉肚子,但体温却烧到了39℃,到当地医院做了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很高,可还没退烧呢,又开始腰痛,做了腹部CT,发现两侧肾脏都出现了肿胀和渗出,焦急之下,她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省中医院。

省中医院急诊中心徐俪颖医生为病人复查了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越来越高,甚至高出正常范围最高值的八倍,并出现血压低的症状,急诊科医生给予抗生素及补液治疗后,张女士的热度有所减退,但仍然有腰痛,并且脸上和腹部皮肤出现了散在的出血点,小便量减少,肾功能减退,病情仍然很重。

经过多科室会诊后及进一步检查后,张女士被确诊得的是近年来并不多见的“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它一般依靠鼠类携带而传播,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狗、家兔等,其中在我国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张女士平时在农村务农,经常要下到田地里,遇到鼠类不足为奇。

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如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母婴和虫媒传播等,黑线姬鼠传播的病例在春夏季(5-6月)和秋冬季(10-12月)各有一个流行高峰,人类对这种病毒普遍易感,而其中以青壮年的农民和工人多见,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流行性出血热之所以流行较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因为它会引起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等脏器损害,危害极大。但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治愈率逐年提高,且发病率显著减少。所幸张女士就诊及医治及时,经过治疗后,日前痊愈回家了。

对于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感染,专家提醒,生活工作环境的防暑灭鼠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应做好食品和个人卫生,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可进行疫苗注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