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养鼠勿忘防疾病 春季需警惕流行性出血热
胶东在线消息今年是鼠年,有一些商贩就做起“鼠”文章,一只只可爱的小白鼠就成了少男少女购买的宠物,马路旁边随处可见卖小白鼠的摊点。“养鼠热”当下在港城特别流行,芝罘区防疫站专家提醒市民,春季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养鼠勿忘防疾病。
芝罘区防疫站预防疾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流行性出血热通过鼠类传播,芝罘区虽然不是高发地带,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2007年芝罘区就出现了近三年以来首例流行性出血热,这种信号提醒市民:“养鼠防患疾病的意识一定要加强”。
据介绍,每年的春季流行性出血热就进入高发期。该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感染、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流行性出血热最大的危害是其并发症,可造成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感染、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等。
流行性出血热容易误诊误治。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现象,最容易被误诊为流感感冒;出现发烧、恶心、呕吐、腹痛等则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腰痛、尿蛋白又被误诊为肾脏疾病。一般感冒发烧病人,体温降下来后病情会好转,而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发烧消退后病情会加重,并出现低血压、少尿等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头痛、胸痛、腰痛)三红(面红、颈部红、上胸部红)。四句顺口溜可以更好、更快识别流行性出血热:发烧面红醉酒貌,头痛、腰痛像感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因此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3—5月份是鼠类繁殖季节,要不失时机灭鼠和防鼠。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清理稻草、玉米秸秆等脏乱杂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三痛三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记者李仁通讯员陈红兵实习生张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