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假膜形成的原因
白喉杆菌传染。白喉杆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为咽部)粘膜表层组织内或体表皮肤内繁殖,分泌外毒素。外毒素渗入局部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坏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从血管渗出的液体中含有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而形成假膜。假膜呈灰白色。边缘较整齐。假膜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详情>>
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年龄、季节、白喉接触史,过去是否全程预防注射,本地区有无白喉流行等。2、临床表现:白喉的初步诊断必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发热和咽痛不明显,但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咽部有典型白喉假膜。(2)鼻腔有浆液血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肿大及中毒症状。(3)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详情>>
白喉假膜形成的鉴别诊断:一、链球菌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扁桃体上有点状黄色渗出物。二、奋森氏咽炎:咽部有坏死,溃疡和假膜,伴有齿龈坏死及炎症。三、急性喉炎:症状重,呼吸困难,有周期性,日轻夜重,咽部无假膜。四、变态反应性喉水肿,突然发病,有变态反应史。详情>>
3、4、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时成人也应加强免疫。白喉患者应及时隔离和积极治疗,隔离至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鼻咽或其他病灶的培养连续二次阴性...详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