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吗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尽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发病率位居颅内肿瘤第三位。各型分泌性腺瘤可分泌过多的激素,早期即可产生不同的内分泌亢进症状。无分泌功能腺瘤可压迫及破坏腺垂体细胞,造成促激素减少及相应靶细胞功能减退,临床产生内分泌功能减退症状。少数内分泌性腺瘤病例在病程晚期亦可产生垂体功能减退。
1.PRL腺瘤:多见于女士年轻者(20~30岁),男性病例约占15%。因PRL增高抑制下丘脑促性激素开释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降低,LH、FSH分泌正常或降低。亦有以为高PRL血症影响正常雌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及孕酮的合成。
2.GH腺瘤:GH的促进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肝脏产生的作用于含有GH受体的各种细胞来实现的。GH腺瘤发生在青春期骨骺闭合以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ACTH腺瘤(库欣病):多见于青壮年,女士为主。大多瘤体较小,不产生神经症状,甚至不易被放射检查发现。本症特点为瘤细胞分泌过量的ACTH及有关多肽,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高皮质醇血症。后者可造成体内多种物质代谢紊乱,呈典型的库欣综合征表现。
4.促性腺激素腺瘤(GnH腺瘤或FSH、LH腺瘤):该病起病缓慢,因缺少特异性症状,故早期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降低,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男女病人早期多无性欲改变现象,病程晚期大多有头痛、视力及视野障碍,常误诊为无功能垂体腺瘤(嫌色细胞瘤)。
5.TSH腺瘤:单纯TSH分泌腺瘤甚为罕见,多呈侵袭性。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并可扪及震颤,闻及杂音,有时出现突眼及其他甲亢症状,如性情急躁、易激动、双手颤抖、多汗、心动过速、胃纳亢进及消瘦等。TSH腺瘤尚可继发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TSH细胞代偿性肥大,部分致腺瘤样变,最后形成肿瘤。TSH腺瘤可向鞍上生长,产生视力及视野改变。
6.混合性垂体腺瘤:随各种肿瘤所分泌不同的多种过多激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内分泌亢进症状。
7.嗜酸干细胞腺瘤:PRL可中度增高,GH可正常或增高,临床有高PRL血症的症状,如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肢端肥大常不明显,少数有稍微肢端肥大。男性有性欲减退,肿瘤常向鞍上生长,有头痛、视觉障碍症状。
8.泌乳生长素细胞腺瘤:GH增高,有肢端肥大症状,PRL可轻度增高。部分病人有溢乳、闭经等症状。此型肿瘤生长缓慢。
9.无分泌功能腺瘤:又称嫌色细胞瘤,多见于30~50岁,男性略多于女士。据统计在以往所谓嫌色性腺瘤中,约40%为PRL腺瘤,约35%为FSH及LH腺瘤,约10%为单纯-亚单位分泌腺瘤。尚有发现嫌色细胞瘤有TSH、FSH(LH)、PRL、GH激素。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分泌颗粒,细胞培养测定亦可证实分泌激素。
(编辑:宛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