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查出垂体瘤 莫轻言开刀

发布日期:2014-10-08 04:16:38 浏览次数:1595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王海军教授

儿童身材矮小、生殖器提前发育,成人手指脚趾肥大、面容膨胀,生育期男性阳痿、不育,女性闭经、过肥……在这些症状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以“良性”面目示人的肿瘤:垂体瘤。

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诊治中心获悉,每十个人中约有一人在一生中会发生垂体瘤。该病因个性“低调”,常遭人误解:一方面,病人不能及时识别垂体瘤,导致发现过晚,引发严重病变,另一方面,国内垂体瘤治疗领域常存在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专家疾呼,查出垂体瘤,勿轻言动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应谨慎评估,以免得不偿失。

“垂体瘤过去的发病率不高,但现在据估算,正常人群的垂体瘤发病率约1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王海军教授指出,这是由于医学界对垂体瘤认识的加深,检查手段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垂体瘤病人被发现。国外尸检结果则显示,包括垂体瘤、先天性垂体囊肿在内的垂体病变发病率高达27%。

垂体瘤属于良性肿瘤,它的危害主要在于可能引发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等内分泌激素过度分泌或分泌不足,表现为儿童巨人症性早熟,成人肢端肥大症等多种疾病。此外,由于受到垂体瘤压迫,患者还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等症状。

不过,垂体瘤的性格比较“温和”,多数患者的症状不严重,进展慢,因此,绝大多数患者无需治疗,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更低。“我院病人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才需做手术。”王海军介绍,该院神经外科每月接诊200例新发垂体瘤病人,全年做垂体瘤手术约300例。

目前,国内垂体瘤治疗领域一大常见问题是,由于基层医生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过度治疗现象严重。

珠三角某地13岁男孩小朱(化名),最近突然出现乳房微隆的异常现象。经磁共振检查显示,小朱的垂体上长出肿瘤,大约占垂体大小的十分之一。当地医生要小朱爸爸尽快给孩子开刀,以免影响生长发育。小朱爸爸担心开刀风险,辗转找到王海军。

“这个孩子的病变体积很小,内分泌功能也正常,只是短期内出现了激素紊乱,开刀并非必需选项。”王海军表示,正常成年人的脑垂体只有几百毫克重,只要保留五分之一的正常体积,就能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儿童病人的垂体小于成人,外科手术或放疗都可能破坏正常垂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终生遗憾,尤其要慎重。

“垂体瘤并非都需要一切了之。”王海军说,有些垂体瘤患者,吃药就能将病情控制得较好。切除与否,关键要看垂体瘤的大小、垂体功能、病人身体状况及病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综合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垂体瘤大多“个头”不大,以无功能垂体瘤居多。许多患儿之所以获得诊断,是因家长怀疑孩子“性早熟”,一检查才发现垂体有病变。然而,王海军指出,所谓的乳房提前发育等表现,未必都是垂体瘤在作祟。“很可能是受到了外源性激素的影响。”王海军说,垂体瘤引发的性早熟,主要表现为生殖器等第一性征提前发育。如果儿童尤其是男孩查出垂体病变,且出现乳腺等第二性征发育,大多数属于受食物等外源性激素影响,与垂体瘤的关系不大。

还需要提醒的是,青春期发育阶段,垂体可增大到成年人垂体的两三倍,有时会被误当成垂体异常病变,而到了青春期后,垂体大小会恢复到正常的形态。这也造成青春期男女容易出现垂体瘤误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