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儿童性早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在8月15日的卫生部发布会上,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性腺学组组长伍学焱教授表示,3名女婴单纯性乳房发育,属于正常的微小青春期范围。
医学论坛“丁香园”中,一位儿科医生则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无论是在教科书还是在科研中,从未听说“微小青春期”的概念。
在《问答》中,卫生部作了进一步解释:婴儿出生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还不十分稳定,可间断地分泌雌激素,在此期间,雌二醇水平可波动于0到50pg/m l(相当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限)之间。部分对雌激素敏感的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极少数甚至还可出现类似青春少女月经的少许出血现象。婴幼儿期的这种表现,极其类似于真正青春发育的过程。因此,医学上把其称之为“微小青春期(m inipuberty)”。
伍学焱在发布会上告诉南都记者,“微小青春期男性是在半岁之前,女性大部分在一岁之前,有极小部分到两岁左右。”
他还提到,在内分泌学经典教科书《威廉姆斯内分泌学》上,第1045页有关于微小青春期的详尽描述。该书目前已经出到第11版,南都记者参考了2003年第10版的《威廉姆斯内分泌学》。在第23章“内分泌失调”标题下,第1045页及其前后内容是关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 F-1)缺失对发育的影响。搜索全文只有一处出现了微小青春期,编号1176的资料引文,《婴儿微小青春期及青春期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黎教授同为此次事件卫生部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她在接受杭州媒体采访时表示,性成熟可以分为四个期:胎儿期、围产婴儿期、儿童期、围青春及青春期。其中围产婴儿期可以称为微小青春期。
按照《儿科学》的定义,围产期(perinatalperiod)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我国目前采用自妊娠28周至生后7天这种说法。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并未见围产婴儿期的说法,无法得知其起止时间。
国内外文献对于微小青春期的起止时间也有不同说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赵正言所领导的研究组,曾对358名正常婴儿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并发表在2005年12月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该研究指出,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半年尤其是前四个月内,被称为小青春期,表现为各种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在两性中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