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详解性早熟专业知识为公众释惑
卫生部专家组指出,为指导病因诊断和治疗,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将儿童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能产生生殖细胞,可具有生育的能力;假性性早熟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因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触动青春发育的“开关”所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真性性早熟;导致假性性早熟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
专家指出,对假性性早熟患者的治疗,应切断产生性激素的来源,用治疗真性性早熟的药物治疗无效。
专家指出,对乳房早发育,最重要的是排除真性和假性性早熟。一般来说,单纯乳房早发育会自然消退,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不需要治疗。但是,避免有害因素的刺激和加强随访是有必要的。
专家提醒,家长必须注意,有一部分在最初诊断为单纯乳房早发育患儿也有可能同时有潜在病因,若此种病因不及时去除而长期存在,乳房持续不消退抑或继续增大,有可能会继发真性性早熟。如果发生了真性性早熟,则会影响儿童的最终身高和心理健康。因此,应强调定期复诊,复查骨龄、子宫和卵巢等,及时发现真性性早熟,并治疗潜在疾病。
出生时,婴儿的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轴作为体内重要内分泌调节系统之一,虽还不像成年人那般稳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离开母体后不久,尤其是未来的男子汉们,在数分钟之内就开始调试其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运行功能,分泌的雄激素水平最高可达到正常成年男性水平的低值。此时,睾丸轻度增大、有阴茎勃起,甚至可一过性地表现为颜面少许粉刺,这种现象可持续到半岁左右。
女婴在离开母体几小时之内也要开始调试自己的生殖内分泌系统,在此期间,雌激素水平可波动到相当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限,部分对雌激素敏感的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甚至极少数女婴还可出现类似青春少女月经的少许出血现象。
婴幼儿期的这种表现,极其类似于真正青春发育的过程,医学上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微小青春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