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钙血症

发布日期:2014-11-15 10:10:53 浏览次数:1595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血清钙浓度高于2.75mmo1/L即为高钙血症。血清钙大于4.5mmol/L,可发生高钙血症危象,如严重脱水高热、心律紊乱、意识不清等,患者易死于心搏骤停、坏死性胰腺炎肾衰竭等。高钙血症主要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其次为肿瘤及服用过量维生素D。症状有体重减轻,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烦渴、多饮多尿等。许多恶性肿瘤可并发高钙血症。以乳腺癌骨肿瘤肺癌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较为多见,其中乳腺癌约1/3可发生高钙血症。

编辑摘要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而不是离子钙,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子钙的因素血清白蛋白浓度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白蛋白是血循环中主要的钙结合蛋白。在血清白蛋白严重降低的情况下(如在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的血清总钙浓度实际上代表着异常增高的离子钙浓度。酸碱度也影响血清钙与蛋白质的结合,碱中毒可使离子钙浓度降低,酸中毒可使之升高。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肠骨)超过了排出的钙(肠肾)则发生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高于2.75mmol/L引起高钙血症的病因有两大类:PTH依赖性和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一般认为血清钙在3.75mmol/L以上,可发生高钙危象处理不当有生命危险是一种临床急症。

高钙血症 -

疾病病因

血钙过高的现象,钙代谢紊乱的一类。

高钙血症

病因:①恶性肿瘤。约20%的恶性肿瘤(如乳腺、肺、肾、甲状腺、前列腺癌)病人,特别在晚期。可发生高钙血症。这些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骨骼。直接破坏骨组织,将骨钙释放出来,引起高钙血症。此外,有些肿瘤(如上皮细胞样肺癌、肾癌)可以产生甲状旁腺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及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使骨组织发生吸收而释放钙。

②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组织吸收,从而将大量钙释放出来。使血钙增高。

③维生素D或其他代谢产物进服过多,显著增加钙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产生高钙血症维生素A进服过多也可以通过增加骨吸收而产生高钙血症。

④噻嗪类利尿药,可使体液排出过多引起低血容量,使肾小管内钙再吸收增加,尿钙排出减少,导致高钙血症。

肾功能衰竭,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钙无法随尿排出而沉积在软组织中;这时,低钙血症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可产生骨吸收,从而导致高钙血症。在多尿期,沉积在软组织中的钙一下子动员出来,可发生高钙血症。

⑥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素增多,机体代谢活性增高,骨转换速度增快,骨组织吸收也相应增加,导致高钙血症。

⑦肢端肥大症,为垂体功能亢进的一种,有肠道钙吸收增加,也可发生高钙血症。

⑧长期的制动,如石膏固定、截瘫,使肌肉加于骨骼的应力显著减少。由于应力减少导致骨吸收增加,如果肾脏无法廓清钙,就会产生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 -

病理生理

发生高钙血症的因素主要有:过多的钙从骨扩散入细胞外液,钙从肾脏由尿排出减少,肠黏膜吸收过量的钙,但常为不同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钙从骨的动员是由促进骨吸收的因子介导的。这些激活因子包括系统因子[如PTH,1,25-(OH)2D3]和局部作用因子,如各种淋巴因子。尿钙排出减少可导致高钙血症,特别是在骨转换增强时更容易发生。肾损害、体液减少皆可引起肾钙排泄减少。激素水平异常也可导致尿钙排出减少和肠道吸收钙增加,诱发高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血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多由于腺瘤、增生或癌引起;后者多继发于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引起PTH分泌过多,促进破骨细胞活性,破骨过程超过成骨过程,钙自骨释放入血,使血钙升高。

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骨质破坏、脱钙而致高血钙。非骨骼转移的恶性肿瘤及非甲状旁腺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样多肽而致血钙升高。

肠黏膜吸收过量钙多见于维生素D中毒所致的高血钙。当维生素D过多时,一方面肠黏膜吸收钙增加,血钙增高;另一方面使骨组织破骨活跃,骨钙外流,血钙增高。高血钙抑制PTH分泌,则肾小管再吸收磷增加,血磷增高。

高钙血症 -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在消化、运动、神经、泌尿等系统。厌食、恶心、呕吐便秘乏力,肌肉疲劳肌张力减低,烦喝,多尿;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病程长时,可以发生组织内钙沉积,如结膜、关节周围沉积及肾结石。测定血钙可以明确诊断。但在作血钙测定时应了解血浆蛋白水平,因为血浆蛋白量的多少可以影响血浆钙。一旦高钙血症存在,可按下列程度作鉴别诊断。首先测血浆磷酸盐。①血浆磷酸盐增加,则测定碱性磷酸酶,若碱性磷酸酶正常,考虑恶性肿瘤、艾迪生氏病及维生素D中毒;若碱性磷酸酶增加,考虑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肾功能衰竭。②血浆磷酸盐正常或减少,则测尿钙。若尿钙增加,测定血浆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增加。考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正常或减少,考虑恶性肿瘤。若尿钙减少,考虑噻嗪类利尿药引起的高钙血症。

急性高钙血症发作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疗:①静脉补液以增加细胞外容积,随后用钠利尿药,如利尿酸钠、速尿,可增加尿钠排出,则尿钙排出亦相应增加。从而纠正高钙血症。但有肾功能不足、充血心力衰竭的病人禁忌。②静脉磷酸盐治疗,使钙同磷酸盐结合,形成磷酸钙,并沉积在软组织中,这样,可以很快使血浆钙下降;但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因此甚少应用。③降钙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尿钙排出,但使用后在有些病人很快失效,在有些病人则效果不佳,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肠钙吸收,并可以增强降钙素的作用。④细胞毒性药物,如光辉霉素,可使正在发生吸收的骨组织受到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因此对高钙血症有效。但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及肾功能衰竭,应慎用。⑤二磷酸盐,可以抑制骨吸收,抑制肠道钙吸收,因此可纠正高钙血症。

高钙降低后,再针对病因治疗。慢性高钙血症病例,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此外应控制饮食中的钙含量,药物方面可以考虑:①口服二膦酸盐,但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禁用。②皮质激素治疗,对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有效,但长期应用有副作用。

高钙血症 -

症状体征

前后对比

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钙升高幅度和速度有关。根据血钙水平,高钙血症可分为轻度:血钙在2.7~3.0mmol/L之间;中度:3.0~3.4mmol/L之间;重度:3.4mmol/L以上。

1.神经精神症状轻者只有乏力、倦怠、淡漠;重者有头痛、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抑郁易激动步态不稳语言障碍、听力、视力和定向力障碍或丧失、木僵、行为异常等精神神经症状。高钙危象时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主要是高钙对脑细胞的毒性,可干扰脑细胞电生理活动。

2.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Q-T间期缩短、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低血钾性u波,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致命性心律不齐。因高钙血症可引起肾排水增多和电解质紊乱,使支气管分泌物黏稠,黏膜细胞纤毛活动减弱,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易招致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3.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便秘,重者发生麻痹肠梗阻。钙可刺激胃泌素和胃酸分泌,故高钙血症者易发生消化性溃疡。钙异位沉积于胰腺管,且钙刺激胰酶大量分泌,故可引发急性胰腺炎

4.泌尿系统症状高血钙可致肾小管损害,使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加之大量钙从尿中排出,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甚至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钙在肾实质中沉积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失盐肾病。肾钙质沉积症,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也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5.钙的异位沉着表现高钙血症易发生异位钙沉着,可沉着于血管壁、角膜、结合膜。鼓膜、关节周围和软骨,可分别引起肌肉萎缩角膜病红眼综合征、听力减退和关节功能障碍等。

6.血液系统因钙离子可激活凝血因子,故可发生广泛性血栓形成

7.高血钙危象血钙增高至4mmol/L以上时,表现为多饮、多尿、严重脱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循环衰竭。在少数严重的病例可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嗜睡、乏力和反射减弱。心电图Q-T间期缩短提示高钙血症。心动过缓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有报道。急性高钙血症可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胃肠道表现包括无力性便秘和厌食,在严重病例可有恶心和呕吐,不同原因的高钙血症都可伴随急性胰腺炎。

高钙血症 -

诊断检查

抽血检查

诊断

1.通常临床上测定血钙为血浆总钙,>2.7mmol/L即可认为是高钙血症。血浆总钙包括蛋白结合钙、复合钙和离子钙。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血液酸碱平衡直接影响着离子钙的浓度,在分析血清总钙浓度的诊断价值时,应考虑其影响因素。

2.高钙血症最常见原因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本病进展缓慢,早期50%患者仅仅表现为高血钙、低血磷和甲状旁腺增高,临床上勿轻易放过高钙血症这一早期诊断线索。

3.出现下列临床线索,应警惕高钙血症反复胃、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反复出现泌尿道结石或肾绞痛;反复发生病理性骨折;不明原因的肌无力及肌萎缩。

实验室检查

1.可多次测定血浆中钙浓度因为血清总钙受血清白蛋白的干扰,因此,有人认为测定血浆离子钙比测定血浆总钙为优。但是血浆钙离子受血pH值的影响,故也可发生误差。

2.测定血清总钙时应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测定离子钙时应同时测血pH值,以便纠正所测结果。另外在测离子钙时注意压脉带不宜压迫时间过长,压迫时间过长可使血pH值发生改变而使血离子钙有假性升高。其他辅助检查:依据病史,症状选做B超、X线检查、核素扫描和CT检查。

高钙血症 -

鉴别诊断

要和可引起高钙血症的有关疾病鉴别:①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②多发性骨髓瘤。③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④结节病。⑤维生素A或D中毒。⑥甲状腺功能亢进。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⑧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⑨钙受体病等。选择性静脉插管从甲状腺、肿瘤引流区和外周静脉取血,比较血PTH或氨基端PTH可明确pH值TP和异源性PTH分泌瘤的诊断。

高钙血症 -

并发症

分类管理员是一个分类的建设者,超着指导用户阅读的作用。所以现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只要您对某一领域有着相当的了解或者深厚的兴趣,拥有丰富的知识,并具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您就是分类管理员最合适的人选。

参加有奖任务和更多举相同的人,通过完成某一领域的词条,分享知识聚集在一起。

根据您的贡献程度,您将有机会获得积分和信用奖励。

我可以用积分和信用干什么?

进入百科商城兑换各种精美礼品。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