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皮肤炭疽病后如何处理
皮肤炭疽亦称恶性脓疱,病原菌为炭疽杆菌。主要发生于牧民及与皮毛、肉食、畜产等职业有关的职工。其临床特征是典型的暗红色血疱,周围软组织红肿显著,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而皮肤炭疽病的来袭,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那么感染皮肤炭疽病后要如何处理呢?
炭疽病的易感人群:
从事炭疽病人护理、治疗、检验及处理污染环境的专业工作者,应该穿着防护服装进行工作,必要时还需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发生情况来不及接种疫苗时,可采取药物的预防。
感染炭疽病后的处理办法:
病人均应尽力确定其感染来源,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以避免继续发生感染。
1、采集流行病学资料
接诊疑似炭疽的病人时,须尽可能地询问其发病前的接触史,从而发现可疑的感染来源。
2、确定感染来源
对可疑的感染来源应采样进行细菌学检验,以确定是否确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在动物组织标本中,镜检发现炭疽芽孢杆菌;或在各种来源的标本中分离培养获得炭疽芽孢杆菌,可以确定为感染的来源。
3、感染来源的处理原则
对已确定的感染来源,进行以下处理:
A.隔离与治疗病人;
B.处理或隔离治疗病畜
C.消毒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物体和环境;
D.对在污染地区内或其周围活动的所有牲畜实施免疫接种,每年早春进行一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