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10月为恙虫病高发期 健康无恙防虫有招

发布日期:2014-11-21 19:36:17 浏览次数:1601

恙(yàng)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恙虫大小还不到1毫米,不仔细看,容易被人忽视。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以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很快出现发热并引发心肌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但不是所有的恙虫咬伤都会患病,只有携带立克次体病原体的恙虫,才会致病。每年6月-10月是高发时期,多数病例出现在雨后1-2个星期。

每年盛夏时节,常有一种最爱潜伏于草地,攻人下三路的小虫子。这种虫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别来无恙”的恙。

恙虫虽小,危害却大。不过,恙虫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及时发现治疗,致死率很低。为此,本报特为读者收集身边案例、常识、防治方法等,让您在这个夏天做到小心提防、从容治疗,安然无“恙”。

1、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衣服和环境,避免在草丛或灌木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喜欢种植花草的家庭应注意定期除虫。

2、如进入草丛、湖岸等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螨的附着或叮咬。

3、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含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避蚊胺等成分的驱避剂进行防护,如驱蚊灵、蚊不叮等。

4、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

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易被患者认为是感冒而忽视或延误治疗。而恙幼虫叮咬部位较为隐蔽,焦痂难以发现,容易被误诊。市民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及早就医。

发现被恙虫咬后,只要及时就医,基本上可治愈,而且大部分无传染性。恙虫病在人和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

恙虫病的治疗分一般治疗和病原治疗。一般治疗时,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加强护理和观察。病原治疗时,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抗生素有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早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愈后良好,极少造成死亡。(综合整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